第三十二章·烹茶
第三十二章·烹茶 (第2/2页)这话暗戳戳的,直奔裴三郎而去,就差把“有辱门楣”几个字贴他脸上了。
“这是福建的武夷岩茶。”青年将领故作不知,只是笑着推来一盏蟹目白瓷:“听家父讲过,颍川陈伯他老人家每餐毕后,常常用此物回甘,说最偏爱那一口岩骨花香。”
药童指尖摩挲着手里的卵白釉瓷茶杯,他发现这套茶具,分明是前元宫廷里的旧物,在这方盏底,还烙着元廷的“枢府”红印,如今却成了裴氏待客的器皿。
“三哥邀我,不止为了喝茶吧?”
裴三郎笑而不答,只是拎起鎏金执壶为药童续水,沸茶一时冲得青瓷盖碗叮咚作响。
“武夷岩茶这东西,得焙火九日,方得殊香。”他放下起茶壶,看着茶盏中缓缓舒展筋骨的蜷曲叶芽,道:“你瞧这像不像咱们这些百年世家子弟,祖荫煨着,方有今日滋味。”
药童冷笑一声,把瓷盏重重磕在紫檀案上。
半盏残茶泼溅,药童语调中无不讥刺:“三哥既知裴家祖荫金贵,怎的甘心给那村野道士当看门狗?”
“我来此军中,一是为国效力,二是攒些官声。”裴三郎一脸无所谓的神情:“今晨在观庐营,我陪吴道长平了各族纠纷,是为国为军;吴道长又擢升我为百户,更是助我仕途更进一步。”
说着,他凑上前来,一张和煦的笑脸顶在药童的怒容前,裴三郎悠悠说道:“于公于私,我都恨不起他来吧?”
“他只是个被临时授权的野官!”药童一听更急了:“三哥你怎能信他的提拔!”
“你瞧瞧,一看你就没在官场上待过。”裴三郎抿下一口茶水,笑道:“甭管他是野路子正路子,但凡正经升上去的官儿,就没听说再降下来的。”
药童捏住茶盏的指节用力得发白,他终于意识到,眼前人早已不是当年在秦淮河画舫里吟风弄月的裴家三郎。
“三哥倒是会算账。”药童气极反笑:“只是不知,裴家祖先若泉下有知,见着裴氏麒麟儿给村夫当垫脚石……”
这话一出,裴三郎的笑容陡然消失了一瞬,一股危险神色蔓延进他的眼底。
他缓缓起身,低声道:“小先生的宗族发际于三国魏晋,想必对那段历史不会陌生。”
他顿了顿,续而说道:“司马仲达隐忍蛰伏数十载,终成高平陵之变。这正所谓世家如棋局,落子当看十步之外,而非困于眼前一子得失。”
“三哥怎么也和我师尊一样,婆婆妈妈的?”药童靠着大椅子,发出一声嗤笑。
帐外惊雷骤响,雨声透出寒意。
裴三郎慢慢开口,向药童透露出一个重磅消息:“永昌侯今夜亥时三刻回营,中军已备下接风宴。”
药童闻言霎时间呆怔原地,裴三郎拍拍他的肩膀说道:“陈小弟与其费心除癣疥之疾,不如想想如何让太医院的方子……入得了侯爷法眼。”
……
与此同时。
吴桐正坐在瘴房营的东厢房内,专心致志地计算着每日病患数量涨落。
“一切在向好发展。”吴桐放下毛笔,看着纸上属于现代的曲线图,面上露出满意神色。
帐外忽有脚步声传来,浑身泥浆的营正撞开帘门,扑跪在地大声说道:“先生!蓝玉侯爷前军已抵云弄峰!预计今晚就可抵达大营!”
恍惚间,一声惊雷炸响在吴桐耳畔,直震得他颅内嗡鸣不止。
他有想过这一天会到来,可没想到来的会这么快。
毛笔不觉间从手中坠地,墨迹泼洒在他的脚边,蜿蜒如无常索命的铁链。
他望向案头王太医所赠的那瓶砒霜,依稀间又回想起那日的所思所想: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