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疫疠
第十五章·疫疠 (第1/2页)“上峰有令!军民齐听!”
“值此灾患之际,为御瘟疫之危,全军开拔!切记护送沿途百姓!”
“全军医户出列!查察各自行伍与百姓,凡发现身有痘疹,咳疾发热,呕吐腹泻等不适者!即刻筛选登记!”
“清点完毕后,医户须跟随患者,前往五军营右掖麾下报到!限一个时辰集结完毕!延逾者军法从事!”
“全军并行察举体制,如发现有隐瞒病情不报者,就地正法!旗总连坐同罪!”
“众军建制打散!速速结寨!无病者进驻感通寺,疑似者屯居半坡山腰,确诊者结营于西麓下风口!”
“凡入感通寺者!当牢记约法章程,违者严惩不贷!”
“三寨按功能分区治理,无病营【净舍】!疑似营【观庐】!确诊营【瘴房】!工匠赶制手令腰牌!今夜过后,俱凭手令往来通行!”
“非常时节,若遇抵抗不从者!监军可从重发落!”
……
吴桐独自立在断龙崖边,手握令旗,腰悬总兵金批箭——这是明代紧急授权时才会使用的信物。
夜色漫上他的道袍,又被山风鼓成玄色巨幡。
他居高临下,俯瞰瞭望,夜空下黑沉沉的苍山十九峰正静静沉睡,仿佛巨兽低伏的背脊。
此时此刻,正有万千流萤,浩浩荡荡顺着嶙峋的脊骨游走——那是上万将士擎着的松明火把,在盘山道上横贯蜿蜒出的十里焰流。
“净舍移营——”
“观庐封闸——”
探马此起彼伏的传令伴随着疾驰的蹄声,撞碎在巉岩间,化作满山激荡的回响。
吴桐眼角轻扯,他看到山下西麓坡突然炸开一团烈焰,想必是先锋营点燃了驱疫的艾草垛。
明亮的火星随风扶摇,冲上夜空,与银河尽头的北落师门连成灼目的锁链。
山风呼啸,积洪轰鸣,吴桐望着条条连绵不绝的火龙,眼前不禁泛起一阵恍惚。
他想起在自己的时代,七年前有幸亲眼目睹了龙虎山的罗天大醮,那三千道童手持莲灯在星坛游走的场景,与今夜何其相似。
只是今夜汇聚成火龙的,是披盔贯甲无往不利的大明王师。
星辰依旧,恍如隔世。
当火龙照亮感通寺的白墙,东南深林忽有宿鸟惊飞,吴桐望着鸟群飞远的方向,瘴房营上空正升腾着滚滚艾烟。
这时,两朵油纸伞顶着风雨,穿过竹林缓缓向山上行来。
“六弟,先生就在此处吧。”
头前带路的蓝朔楼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他点了点头,说道:“先生已恭候二位兄长多时。”
随他上山的不是别人,正是蓝玉留营驻守的两位蓝姓子侄——蓝瑾、蓝熙。
“咱的这位新大人可真是官威隆盛。”蓝熙收起油纸伞,不屑道:“你我二人都乃朝廷命官,他不来拜请也就罢了,居然还敢要我们移驾见他!”
“少说两句吧。”蓝瑾摆摆手:“待会看看他有何见地,如若是个外强中干之辈,再不饶他也不迟。”
蓝朔楼听着两位义兄的对话,不觉笑着摇了摇头。
待到二人走上崖顶,就见吴桐背身而立,既不迎接,更无行礼。
“好生无礼!”蓝熙掏出一柄铁尺指着吴桐,厉声说道:“小小道士不过一朝得势,嚣张什么!”
吴桐闻言,缓缓转过身来,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疲惫,看着蓝熙手里的铁尺,语气平静地说道:“您手里的,应该是五军都督府中,断事司的专用刑具——断事尺吧。”
“如此来看,想必您就是五品断事官,蓝熙大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