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诸天大医:从大明太医开始 > 第十三章·苍生

第十三章·苍生

第十三章·苍生 (第2/2页)

檀香袅袅,隔着茂密的紫竹林,依稀看到一座佛寺隐匿其中。
  
  寺院的青瓦白墙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庙门半掩,塔檐上挂着的风铃在雨中泠然作响。山门前的韦陀高举降魔杵,倒像是给这尊护法神添了柄斩浪刀。
  
  待走近山门,只见大门的匾额上,高写【感通寺】三个大字。
  
  这时,有几个小沙弥从门内走了出来,他们一见吴桐,立马扬起手里的扫帚,大声喊道:“哪里来的夷人!佛门净地,快快离去!”
  
  就在吴桐刚要答话之际,突听门内传来一阵老迈的洪声:“佛道真元本不二,一树岂放两般花,你等不得无礼,迎道长进来。”
  
  踩着石阶上的青苔转出竹林,吴桐迈步走进寺院,刚一进门,就看见一名身披华丽袈裟的老僧,在僧众的簇拥下笑看着自己。
  
  “无量天尊,小道起手了。”吴桐深鞠一躬:“请问大师上下?”
  
  “老衲本寺主持,法号慧觉。”老僧笑着说道:“眼下风大雨急,道长进殿一叙。”
  
  随慧觉大师走进大殿,吴桐先是燃起清香,毕恭毕敬地给堂上宝相庄严的佛祖敬献。
  
  “阿弥陀佛。”慧觉大师一边招呼小僧上茶,一边问道:“兵灾未平,道长何处来?”
  
  “明军中来。”吴桐俱实答道。
  
  听闻这话,慧觉大师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他转而问道:“那道长为何来?”
  
  “来借慧觉大师这方清静宝地。”
  
  吴桐抖落竹杖上的水珠,抬眼便发现老和尚的颈下,悬着大片皱皮——那是二十年前,元军火烧感通寺时留下的烫疤。
  
  禅房里的地龙烧得正旺,却暖不开慧觉眼底的霜。
  
  “至正二十一年冬,元军借宿本寺三日。”老僧摩挲着手中的佛珠,语气清淡,却掷地有声:“结果,佛前的灯油里掺了荤腥,藏经阁柱上至今还留有刀痕。”
  
  “所以大师要让明军将士与鱼鳖同穴?”吴桐反问。
  
  慧觉手中佛珠骤停,声音提高了半分:“道长可知军中恶蛟?”
  
  “贫道只知,蛟若得云雨,便可化龙。”吴桐说着,一把推开窗户,只见在山下洪水里,一队明军沐浴在暴雨中,正奋力往一座激流里的危楼上爬,在那楼顶,有被困的一家老小。
  
  “当年山东青州,孙古朴聚众造反,叛军袭杀莒州,三千军士被黄头兵围困绝谷。”吴桐关上窗户,徐徐说道:“是方圆百里的僧侣道士,抬着佛祖金身,老君丹炉,充当盾牌,才抢出七百伤兵。“
  
  说到这,吴桐的声音已有些发颤,他恳切地说:“今日大师若闭山门,明日苍山十九峰间,怕是要多七百座坟冢啊!”
  
  铜壶滴漏声突然变得震耳欲聋,慧觉大师盯着案上的《楞严经》,忽见经卷无风自动,露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八字。
  
  沉吟许久,慧觉大师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沉重的决绝。
  
  “老衲要三约。”他直视着吴桐:“一不携兵刃,二不食荤腥,三……”他瞥见吴桐眼里的真挚:“三需有道长作保。”
  
  “再加一条。”吴桐抬头,朗声说道:“实不相瞒,小道略通医理,凡痊愈者,需为贵寺刻经三日——就用龙首关捞出的箭杆当刻刀如何?”
  
  慧觉瞳孔微缩,二十年前元军作孽,焚毁七万片贝叶经的惨痛回忆,突然在脑海里翻涌。
  
  他起身推开南窗,山洪轰鸣中竟夹杂着马嘶——远处大队舟筏正破浪而来,船上满载百姓,高立船头的士兵们个个浑身泥水,古铜色脊梁在雨幕里连成一道血肉长城。
  
  其中为首的,正是蓝朔楼和他的小队。
  
  “取笔墨来。”老僧摆手铺案:“凡入寺者,皆录名造册,老衲要看着这些名字,从阎王帖变成功德簿。”
  
  吴桐走到窗前,从怀里掏出一本军籍册。泛黄的纸页间,蓝朔楼的名字下赫然勾着朱批。
  
  “大师可知,那名军官是因何发迹的吗?”吴桐为慧觉大师指着为首的蓝朔楼,念起册上朱批:“庚戌年腊月廿三,莒州叛乱中,断后救民,擢升百户。”
  
  暮鼓恰在此时穿透雨幕,几片泡发的纸页粘在菩萨足畔,恰似绽开的优昙婆罗。
  
  吴桐躬身退出禅房时,慧觉大师依然被吴桐的话,震惊得愣怔在原地。
  
  山道上已有士兵抬着门板做的担架冒雨攀爬,最后的天光里,蓝朔楼光着膀子,正顺着山路,小跑上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