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陈元=电影大盘!
第48章.陈元=电影大盘! (第2/2页)只是陈虹很清楚,只要《七剑传说》好好拍出来,凭借蓝月那堪称完美的人设,
她绝对可以摆脱全国观众对她小丫鬟金锁的印象。
《七剑传说》是陈元第一部征战小荧幕的作品,之前也吹出了那么大的牛皮,
现在的陈元名望与钱财都不缺,又怎么会不用心对待呢?
范彬彬,也太好运了吧?
尽管陈虹自己现在也已经攀登到了普通女演员的顶点,但她的牺牲,她的付出,是范彬彬这个21岁,脸上有时候还能看到青涩与天真的女人能比的吗?
奶奶滴,范彬彬是上辈子拯救了地球了吗,怎么就这么好运呢?
人的情绪不能总是高涨着,《功夫熊猫》的热潮只持续了三天,有经济实力的市民们形成的观影潮褪去后,热度就开始了回落。
现在的国内的电影票价,与居民的收入对比极其的夸张,别看国内有14亿人,但一张票动辄二三十块,观影群体特别特别小。
在改开以后,互联网企业大撒币之前,去电影院看电影一直都是一项十分小资的娱乐活动。
加之盗版光盘已经大规模铺开,票房走势开始了跳崖。
不过就这三天创造的3600万人民币的票房,也足矣震撼整个影视圈了。
各地有熊猫的动物园都很火爆,不过也不似之前那般能让正常秩序直接瘫痪。
海外的每日票房也在缓慢下降,跌幅相较于国内健康得不像话。
按照哥伦比亚的预计,除内地外的海外最终票房应该能达到2.4~2.7亿美元。
没法跟《怪物史瑞克》比,人家能有半年的放映期,而《功夫熊猫》最多就俩月。
按照国际惯例,陈元最终能拿到的钱在经过各种税费后也就两三千万美元,而且还得等三五年或许才能收齐这笔款项。
哥伦比亚影业当初有参与谈判的人就讥讽陈元,还不如当初直接把海外发行权卖断给哥伦比亚痛快。
但是联合发行与卖断的意义可不一样,卖断了的话,《功夫熊猫》就是中国生产,美国售卖的商品。
现在的《功夫熊猫》是哥伦比亚与中影‘联合发行’,它是一部无可争议的中国电影。
而且这不是还有周边玩具可以找补嘛,要是买断,这部分的收益绝大部分都会归哥伦比亚影业。
一般热门的受青少年欢迎的电影其周边衍生品的销售额差不多是票房的1~1.5倍。
《星球大战》这样的超级IP其衍生品收入可达票房的3倍以上。
当然要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在电影上映前就有完整的衍生品运营体系。
《功夫熊猫》这一新IP哪里有什么衍生品运营体系呢,还是陈元他提前垫资备货了不少东西,才没浪费掉这一宝贵商机。
哥伦比亚自己备货的只是元宇宙提供设计的一些基础周边,
但《功夫熊猫》真正受欢迎的产品还是陈元特意让人弄出来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周边产品。
陈元自己垫资备货有限,国家也只是在电影火爆的那几天帮他运了几架货机的特色周边去欧美。
现在生产再海运过去,也过了电影热映期,只能是放在周边商店里慢慢卖了。
虽然肯定亏不了本,甚至还能大赚一笔,但总归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哥伦比亚影业预计《功夫熊猫》的衍生品,与各个品牌联名,创造的收益预计会是票房的5成左右。
这部分的收益,中方的分成会比票房更多一些,差不多是净利润的48%。
比如说一件20美元的周边T恤,在刨除生产、物流,终端销售分成,各种税费后,利润大致还剩下8美元,中方可以分到大概4美元。
而货都是陈元自己垫资生产的,他还能在这一环节小赚一比。
没人知道陈元具体能赚多少,但全都知道这次他赚麻了,能一跃成为亿万富豪,但陈元却觉得还不够麻。
这不是申奥成功这张牌还没打出嘛,一切还未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