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六章 (第2/2页)危氏家族派来的子弟是掌管此地的大掌柜,为人圆滑态度也放得很低。他们盘踞虔州数十代,是唐国附近独立的地方豪强。虔州地处赣江上游,是连接岭南与江南的要通。
李琰瞥了一眼此人,只觉得他貌似恭敬,但眼中却并无多少畏惧,心中暗暗叹息:唐国强盛时,危家不过是李氏脚下的一条狗。但此时大周已控制两湖地区,虔州成为其经略岭南和威慑唐国侧翼的前沿:一只狗有了两个主人,便觉得可以左右逢源,哄抬自己身价。
原本她娇养深闺之中不谙世事,但前世亡国之后辗转权贵之手,他们经常跟幕僚密议国策,探讨旧朝的得失。她耳濡目染之下学到了很多。
尤其是那个人……
“思晏,怎么了?”
李瑾看到小妹眼神黯然,静静站立在码头上,似乎陷入了自己的沉思,那一瞬是无比的凄然孤寂。他连忙喊醒了她,心中却越发诧异:那一夜宫中发生的事虽然秘而不宣,但他终究还是知道的。小妹好似真的换了个人,这般的神情……从未见她如此。
“六哥,我们走吧。”
身为手足的默契,李琰知道他欲言又止想问什么,但终究什么也没说。
幽灯集离码头不远,一刻之间就到了。这里原本似乎是个小镇,房屋瓦舍样样齐全,年代久远有些已经坍塌,街道之间还搭着帐篷和摊位。北风刮过,街上一个人影都不见,显得有些阴森。
“入夜之后,幽灯集就将开启,贵客们还是随我先去驿舍歇息吧。”
危家大管事笑容可掬的带着众人继续往前走,很快就来到了镇子另一边的驿舍,这里的房舍倒是富丽堂皇。危家以走私官盐马匹起家,买卖甚至盗掘墓葬古玩更是轻车熟路,不说是富可敌国,也算是数得上的当世豪强了。虽然并没有口称皇子公主,他对几人的身份却是心知肚明的,直接让他们住进了最好的正院。其他的院落错落有致绵延甚广,看样子也是住了其他势力的来使。
几人稍事休息梳洗一番后,黄昏暮色就开始笼罩天边。李瑾与危家的主事人要先见一面:事关机密,不能大张旗鼓的去虔州,只能扮作爱好古玩的豪门子弟前来此地商谈。
他有正事要办,郑嘉月却是闲不住,拉着李琰就要去逛鬼市,李瑾本来不允,但转念一想危家是此地坐庄控场的,怎会连贵客的安危都保护不了?再说己方也带了二十多名侍卫和武婢,分她们一半都足够安心了。
已是全然入夜,被称为鬼市的幽灯集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残月如钩,真正的光源并非来自月亮。废墟深处,星星点点的幽绿色萤石被汇集成球、巧制成灯,悬挂于道旁屋檐之下,无声燃烧,摇曳不定,将扭曲的人影拉长揉碎,投射在布满苔藓和诡异壁画的断墙上。北边来的燕人自带了羊皮灯,蜀国的人用萤火虫照明,更稀奇的是几盏蒙着雪白皮子的灯笼——里面似乎放的是深海恶鲛的油膏,透出的光竟是妖异的暗红或惨碧,悬挂在形制不同的旗帜旁,照亮下方一小片交易的地界:这是泉州的客商了。
商铺和摊位之中卖的物件最常见是盐铁兵器这类违禁品,但来这里的没有一个平头百姓,根本不把所谓的禁令当回事,前来问价的络绎不绝。街上的客人也开始多起来了,李琰冷眼看去倒是能区分一大半:大到各国使臣,小到绿林贼匪的头目,中间更有无数豪强势力的代言人,可算是三教九流,鱼龙混杂。
人影幢幢却如同鬼魅。他们大多裹在深色的斗篷或是麻布里,脸上覆盖着各式各样的面具:粗陋的木质鬼面、精美的青铜兽首、甚至干脆用油彩涂花了脸孔。交易就在这无声或有声的诡异中进行。
郑嘉月早有准备,拿出两张精巧的玉面,雕成兔子和猫的形态,显得憨态可掬,她把兔子自己留下,把猫递给了李琰,“这小猫很像你呀。”
李琰接过戴上,往前走了半条街,买卖古董玉器金石书画的区域终于到了,郑嘉月以前来过,这次却有些皱眉,“不对呀,怎么会这么多卖书画的?”
这里以往最好卖的是古董金石,玉器次之,书画向来不多。一是因为危家有一门偏门生意就是盗墓:金石铜器挖出来的时候还是保存良好,书画作品就不一定了;二是因为来到这幽灯集需要走漫长的水路,虔州又是多雨,书帖画作若是有个闪失那是血本无归。
现在这这些摊位和店铺竟然十之五六都是书画,而且客人也是异乎寻常的多。郑嘉月低声对李琰说道:“之前我听说,很多人为了那个大宗师帖而来。也不知道里面写了什么,说是一本书法帖,我才不信他们这么热爱书法!难道是什么武功秘籍或者是藏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