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二回 上下一心 各从其志
第一百十二回 上下一心 各从其志 (第2/2页)昭皆重用,令分布三河之地,淮南已平。
二、一意孤行
正欲退兵,忽报西蜀姜维引兵来取长城,邀截粮草,昭大惊,慌与多官计议退兵之策。
时蜀汉延熙二十年,改为景耀元年。
姜维在汉中,选川将两员,每日操练人马:一是蒋舒,一是傅佥,二人颇有胆勇,维甚爱之。
忽报淮南诸葛诞起兵讨司马昭,东吴孙綝助之,昭大起两都之兵,将魏太后并魏主一同出征去了。
维大喜言:维今番大事济矣!遂表奏后主,愿兴兵伐魏。
中散大夫谯周听知,叹言:近来朝廷溺于酒色,信任中贵黄皓,不理国事,只图欢乐;伯约累欲征伐,不恤军士:国将危矣!(不作为乎?)
乃作《仇国论》一篇,寄与姜维,维拆封视之。
论言:或问:古往能以弱胜强者,其术何如?曰:处大国无患者,恒多慢;处小国有忧者,恒思善。多慢则生乱,思善则生治,理之常也,故周文养民,以少取多;勾践恤众,以弱毙强。此其术也。或曰:曩者楚强汉弱,约分鸿沟,张良以为民志既定则难动也,率兵追羽,终毙项氏;岂必由文王、勾践之事乎?曰:商、周之际,王侯世尊,君臣久固。当此之时,虽有汉祖,安能仗剑取天下乎?及秦罢侯置守之后,民疲秦役,天下土崩,于是豪杰并争。今我与彼,皆传国易世矣,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故可为文王,难为汉祖。时可而后动,数合而后举,故汤、武之师,不再战而克,诚重民劳而度时审也。如遂极武黩征,不幸遇难,虽有智者,不能谋之矣。
姜维看毕,大怒言:此腐儒之论也!掷之于地,遂提川兵来取中原(穷兵黩武乎?)。
三、全胜无望
乃问傅佥言:以佥度之,可出何地?
佥言:魏屯粮草,皆在长城,今可径取骆谷,度沈岭,直到长城,先烧粮草,然后直取秦川,则中原指日可得矣。
维言:佥之见与维计暗合也。即提兵径取骆谷,度沈岭,望长城而来。
长城镇守将军司马望,乃司马昭之族兄也,城内粮草甚多,人马却少。
望听知蜀兵到,急与王真、李朋将,引兵离城二十里下寨,次日,蜀兵来到,望引二将出阵。
姜维出马,指望而言:今司马昭迁主于军中,必有李傕、郭汜之意也,维今奉朝廷明命,前来问罪,望当早降。
望大声而答:维等无礼,数犯上国,如不早退,令维片甲不归!言未毕,望背后王真挺枪出马,蜀阵中傅佥出迎。
战不十合,佥卖个破绽,王真便挺枪来刺,傅佥闪过,活捉真于马上,便回本阵。
李朋大怒,纵马轮刀来救。
佥故意放慢,等李朋将近,努力掷真于地,暗掣四楞铁简在手,鹏赶上举刀待砍,傅佥偷身回顾,向李朋面门只一简,打得眼珠迸出,死于马下(又一个孙策!)。
王真被蜀军乱枪刺死,姜维驱兵大进。
司马望弃寨入城,闭门不出,维下令:军士今夜且歇一宿,以养锐气,来日须要入城。
次日平明,蜀兵争先大进,一拥至城下,用火箭火炮打入城中,城上草屋一派烧着,魏兵自乱(自乱,加快败亡的速度!)。
维又令人取干柴堆满城下,一齐放火,烈焰冲天,城已将陷,魏兵在城内嚎啕痛哭,声闻四野。
正攻打之间,忽然背后喊声大震,维勒马回看,只见魏兵鼓噪摇旗,浩浩而来。
维遂令后队为前队,自立于门旗下候之,见魏阵中一小将,挺枪纵马而出,约年二十余岁,厉声大叫言:认得邓将军否!
维自思言:此必是邓艾矣。(对敌军主将一无所知,撞大运乎?)挺枪纵马来迎。
二人抖擞精神,战到三四十合,不分胜负。
那小将军枪法无半点放闲,维心中自思:不用此计,安得胜乎?便拨马往左边山路中而走,那小将骤马追来,维挂住了钢枪,暗取雕弓羽箭射之。
那小将眼乖,把身望前一倒,放过羽箭。
维回头看时,小将已到,挺枪来刺,维一闪,那枪从肋傍边过,被维挟住。
那小将弃枪,往本阵而走,维嗟叹言:可惜!可惜!
再拨马赶来,追至阵门前,一将提刀而出言:姜维匹夫,勿赶艾儿!邓艾在此!维大惊。
小将乃艾之子邓忠也,维暗暗称奇,欲战邓艾,又恐马乏,乃虚指艾言:维今日识忠父子也,各且收兵,来日决战。
艾见战场不利,亦勒马应言:既如此,各自收兵,暗算者非丈夫也。
于是两军皆退,邓艾据渭水下寨,姜维跨两山安营。
艾见了蜀兵地理,乃作书与司马望言:艾等只宜固守,待关中兵至时,蜀兵粮草皆尽,三面攻之,无不胜也,今遣长子邓忠相助守城,一面差人于司马昭处求救。
姜维令人于艾寨中下战书,约来日大战,艾佯应之,次日五更,维令三军造饭,平明布阵等候。
艾营中偃旗息鼓,却如无人之状,维至晚方回,次日又令人下战书,责以失期之罪。
艾以酒食待使,答:微躯小疾,有误相持,明日会战。
次日,维又引兵来,艾仍前不出,如此五六番。
傅佥谓维言:此必有谋也,宜防之。
维言:此必捱关中兵到,三面击维耳,维今令人持书与东吴孙綝,使并力攻之。
忽探马报:司马昭攻打寿春,杀了诸葛诞,吴兵皆降。昭班师回洛阳,便欲引兵来救长城。
维大惊言:今番伐魏,又成画饼矣,不如且回。(姜维北伐,画饼充饥也!)
未知如何退兵,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