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学三国 > 第一百九回 前方不分胜负 后院霸气易主

第一百九回 前方不分胜负 后院霸气易主

第一百九回 前方不分胜负 后院霸气易主 (第2/2页)

夏侯霸随后逃至,与姜维一齐奔走。
  
  维折了许多人马,一路收扎不住,自回汉中(一触即溃,蠢材也!)。
  
  虽然兵败,却射死郭淮,杀死徐质,挫动魏国之威,将功补罪。
  
  司马昭犒劳羌兵,发遣回国去讫,班师还洛阳,与兄司马师专制朝权,群臣莫敢不服。
  
  三、历史重演
  
  魏主曹芳每见师入朝,战栗不已,如针刺背。
  
  一日,芳设朝,见师带剑上殿,慌忙下榻迎之。
  
  师笑言:岂有君迎臣之礼也,请芳稳便。
  
  须臾,群臣奏事,司马师俱自剖断,并不启奏魏主(嘴上说不,身体却很诚实!)。
  
  少时朝退,师昂然下殿,乘车出内,前遮后拥,不下数千人马。
  
  芳退入后殿,顾左右止有三人:乃太常夏侯玄,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缉乃张皇
  
  后之父,曹芳之皇丈也。
  
  芳叱退近侍,同三人至密室商议。
  
  芳执张缉之手而哭言:司马师视芳如小儿,觑百官如草芥,社稷早晚必归师矣!言讫大哭(又一个汉献帝!)。
  
  李丰奏言:丰虽不才,愿以芳之明诏,聚四方之英杰,以剿师。
  
  夏侯玄奏言:愿同奉诏讨之。芳言:但恐不能耳。
  
  三人哭奏言:其等誓当同心灭贼,以报芳!
  
  芳写了血诏,(历史总是如此的相似!)授与张缉,乃嘱言:芳祖武皇帝诛董承,盖为机事不密也,丰等须谨细,勿泄于外。
  
  丰言:丰等非董承之辈,司马师安比武祖也?芳勿疑。
  
  三人辞出,至东华门左侧,正见司马师带剑而来,从者数百人,皆持兵器。
  
  三人立于道傍。
  
  师问:丰三人退朝何迟?李丰言:芳在内廷观书,丰三人侍读故耳。
  
  师问:所看何书?丰言:乃夏、商、周三代之书也。
  
  师问:芳见此书,问何故事?丰言:芳所问伊尹扶商、周公摄政之事,丰等皆奏言:今司马大将军,即伊尹、周公也。
  
  师冷笑言:丰心实指师为王莽、董卓!
  
  三人皆言:丰等皆师门下之人,安敢如此?
  
  师大怒言:丰等乃口谀之人!适间与芳在密室中所哭何事?三人言:实无此状。
  
  师叱言:丰三人泪眼尚红,如何抵赖!
  
  夏侯玄知事已泄,乃厉声大骂言:玄等所哭者,为师威震师主,将谋篡逆耳!师大怒,
  
  叱武士捉夏侯玄。
  
  玄揎拳裸袖,径击司马师(匹夫之勇也!),却被武士擒住。
  
  师令将各人搜检,于张缉身畔搜出一龙凤汗衫,上有血字,左右呈与司马师。
  
  师视之,乃密诏也。
  
  诏言:司马师弟兄,共持大权,将图篡逆。所行诏制,皆非朕意。各部官兵将士,可同
  
  仗忠义,讨灭贼臣,匡扶社稷。功成之日,重加爵赏。
  
  司马师看毕,勃然大怒言:辑等正欲谋害师兄弟!遂令将三人腰斩于市,灭其三族(又一个曹操!)。
  
  三人骂不绝口,比临东市中,牙齿尽被打落,各人含糊数骂而死。
  
  师直入后宫,魏主曹芳正与张皇后商议此事。
  
  皇后言:内廷耳目甚多,倘事泄露,必累后矣!正言间,忽见师入,皇后大惊。
  
  师按剑谓芳言:今反以恩为仇,以功为过,欲与二三小臣,谋害师兄弟,何也?
  
  芳言:芳无此心。师袖中取出汗衫,掷之于地言:此谁人所作耶!
  
  芳魂飞天外,战栗而答:此皆为他人所逼故也,芳岂敢兴此心?
  
  师问:妄诬大臣造反,当加何罪?芳跪告言:芳合有罪,望师恕之!
  
  师言:芳请起,国法未可废也。乃指张皇后言:此是张缉之女,理当除之!
  
  芳大哭求免,师不从,叱左右将张后捉出,至东华门内,用白练绞死(传言:两晋之后再无历史!如今看来,三国未完已开始重复了!)。
  
  四、再易主
  
  次日,司马师大会群臣言:芳罪甚于汉之昌邑,不能主天下,师谨按伊尹、霍光之法,别立新君,以保社稷,以安天下,如何?
  
  众皆应言:师行伊、霍之事,所谓应天顺人,谁敢违命?(“人心所向”乎?)
  
  师遂同多官入永宁宫,奏闻太后。
  
  太后问:师欲立何人为君?师言:师观彭城王曹据,聪明仁孝,可以为天下之主。
  
  太后言:今有高贵乡公曹髦,乃文皇帝之孙,此人温恭克让,可以立之。师等大臣,从长计议。
  
  司马师宗叔司马孚(河内名门“司马氏”的代表人物,司马防生有八子,人称“司马八达”,晋宣帝司马懿为其次子。)奏言:太后之言是也,便可立之。
  
  师遂遣使往元城召高贵乡公,请太后升太极殿,召芳责之言:芳不可承天下,当纳下玺绶,复齐王之爵,目下起程,非宣召不许入朝。
  
  芳泣拜太后,纳了国宝,乘王车大哭而去,只有数员忠义之臣,含泪而送。
  
  高贵乡公曹髦,字彦士,乃文帝之孙,东海定王霖之子也。
  
  当日,司马师以太后命宣至,文武官僚备銮驾于西掖门外拜迎,髦慌忙答礼。
  
  太尉王肃言:髦不当答礼。
  
  髦问:髦亦人臣也,安得不答礼乎?文武扶髦上辇入宫,髦辞言:太后诏命,不知为何,髦安敢乘辇而入?遂步行至太极东堂。
  
  司马师迎着,髦先下拜,师急扶起,问候已毕,引见太后。
  
  后言:后见髦年幼时,有帝王之相;髦今可为天下之主:务须恭俭节用,布德施仁,勿辱先帝也。
  
  髦再三谦辞,师令文武请髦出太极殿,是日立为新君,改嘉平六年为正元元年,大赦天下,假大将军司马师黄钺,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带剑上殿(又看到了曹操的影子!)。
  
  文武百官,各有封赐。
  
  正元二年春正月,有细作飞报,说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以废主为名,起兵
  
  前来,司马师大惊。
  
  未知如何迎敌,且看下文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