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回 六出师 败少胜多
第一百二回 六出师 败少胜多 (第2/2页)郑文只得诉告其实是诈降,泣求免死。
诸葛亮言:文既求生,可修书一封,教司马懿自来劫营,亮便饶文性命。若捉住司马懿,便是文之功,还当重用。
郑文只得写了一书,呈与诸葛亮,诸葛亮令将郑文监下。
樊建问言:亮何以知文诈降?诸葛亮言:司马懿不轻用人,若加秦朗为前将军,必武艺高强;今与郑文交马只一合,便为文所杀,必不是秦朗也,以故知文诈。(兵不厌诈!)
众皆拜服。
诸葛亮选一舌辩军士,军士领命,持书径来魏寨,求见司马懿。
懿唤入,拆书看毕,问:军士何人也?答:其乃中原人,流落蜀中:郑文与某同乡。今诸葛亮因郑文有功,用为先锋。郑文特托其来献书,约于明日晚间,举火为号,望乞懿尽提大军前来劫寨,郑文在内为应。
司马懿反覆诘问,又将来书仔细检看,果然是实,即赐军士酒食,分付:本日二更为期,懿自来劫寨,大事若成,必重用军士。
军士拜别,回到本寨告知诸葛亮。
诸葛亮仗剑步罡,唤王平、张嶷公付;又唤马忠、马岱分付;又唤魏延分付。
诸葛亮自引数十人,坐于高山之上,指挥众军。
司马懿见了郑文之书,便欲引二子提大兵来劫蜀寨。
长子司马师谏言:不如令别将先去,懿为后应可也。(平日非至稳之兵,必不可轻用险着;平日非至正之道,必不可轻用奇谋)
懿从之,遂令秦朗引一万兵,去劫蜀寨,懿自引兵接应。
是夜二更时分,忽然阴云四合,黑气漫空,对面不见,懿大喜言:天使懿成功也!
秦朗当先,引万兵直杀入蜀寨中,并不见一人,朗知中计,忙叫退兵。
四下火把齐明:左有王平、张嶷,右有马岱、马忠,两路兵杀来,秦朗死战,不能得出。
背后司马懿见蜀寨火光冲天,又不知魏兵胜负,只顾催兵接应,望火光中杀来。
火炮震地:左有魏延,右有姜维,两路杀出,魏兵大败,十伤八九,四散逃奔。
秦朗所引一万兵,都被蜀兵围住,箭如飞蝗,秦朗死于乱军之中,司马懿引败兵奔入本寨。
三更以后,天复清朗,诸葛亮在山头上鸣金收军,二更时阴云暗黑,乃诸葛亮用遁甲之法;后收兵已了,天复清朗,乃诸葛亮驱六丁六甲扫荡浮云也。
当下诸葛亮得胜回寨,命将郑文斩了(诚信何在?),再议取渭南之策。
每日令兵搦战,魏军只不出迎,诸葛亮自乘小车,来祁山前、渭水东西,踏看地理。
到一谷口,见其形如葫芦之状,内中可容千余人,两山又合一谷,可容四五百人,背后两山环抱,只可通一人一骑。
诸葛亮看了,心中大喜,问向导官:此处是何地名?答:此名上方谷,又号葫芦谷。
诸葛亮回到帐中,唤裨将杜睿、胡忠二人,附耳授以密计。
令唤集随军匠作一千余人,入葫芦谷中,制造木牛流马应用,又令马岱领五百兵守住谷口。
诸葛亮嘱马岱言:匠作人等,不许放出,外人不许放入。亮还不时自来点视,切不可走漏消息。(为胜利不择手段乎?)
马岱受命而去,杜睿等二人在谷中监督匠作,依法制造,诸葛亮每日往来指示。
长史杨仪入告:今粮米皆在剑阁,人夫牛马,搬运不便,如之奈何?(未卜先知否?)
诸葛亮笑言:前者所积木料,并西川收买下的大木,教人制造木牛流马,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昼夜转运不绝也。
众皆惊问:不知亮有何妙法,造此奇物?诸葛亮言:已令人依法制造,尚未完备,今先将造木牛流马之法,尺寸方圆,长短阔狭,开写明白,众将视之。
众大喜,诸葛亮即手书一纸,付众观看。
众将环绕而视,众将看了一遍,皆拜伏言:亮真神人也!
过了数日,木牛流马皆造完备,宛然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
众军见之,无不欣喜(传言:所谓的“木牛流马”实际是类似独轮小推车的运输工具,主要是提高了山路运输的效率。演义中太过神化!)。
诸葛亮令右将军高翔,引一千兵驾着木牛流马,自剑阁直抵祁山大寨,往来搬运粮草,供给蜀兵之用。
哨马报言:蜀兵用木牛流马转运粮草,人不大劳,牛马不食。
懿大惊言:今用此法,必为久远之计,不思退矣。如之奈何?
急唤张虎、乐綝二人分付:虎二人各引五百军,从斜谷小路抄出;待蜀兵驱过木牛流马,任他过尽,一齐杀出,不可多抢,只抢三五匹便回。
二人依令,各引五百军,扮作蜀兵,夜间偷过小路,伏在谷中,果见高翔引兵驱木牛流
马而来。
将次过尽,两边一齐鼓噪杀出,蜀兵措手不及,弃下数匹,张虎、乐綝欢喜,驱回本寨。
司马懿看了,乃大喜言:亮会用此法,难道懿不会用!便令巧匠百余人,当面拆开,分付依其尺寸长短厚薄之法,一样制造木牛流马。
不消半月,造成二千余只,与诸葛亮所造者一般法则,亦能奔走。遂令镇远将军岑威,引一千军驱驾木牛流马,去陇西搬运粮草,往来不绝。
魏营军将,无不欢喜。
高翔回见诸葛亮,说魏兵抢夺木牛流马各五六匹去了,诸葛亮笑言:亮正要懿抢去,亮只费了几匹木牛流马,却不久便得军中许多资助也。
诸将问:亮何以知之?诸葛亮言:司马懿见了木牛流马,必然仿亮法度,一样制造,那时亮又有计策。(学我者生,似我者亡)
数日后,人报魏兵也会造木牛流马,往陇西搬运粮草。
诸葛亮便唤王平分付:平引一千兵,扮作魏人,星夜偷过北原,只说是巡粮军,径到运粮之所,将护粮之人尽皆杀散,驱木牛流马而回,径奔过北原来:此处必有魏兵追赶,平便将木牛流马口内舌头扭转,牛马就不能行动,平等竟弃之而走,背后魏兵赶到,牵拽不动,打抬不去。亮再有兵到,平却回身再将牛马舌扭过来,长驱大行,魏兵必疑为怪也!
王平受计引兵而去。
诸葛亮又唤张嶷分付:嶷引五百军,都扮作六丁六甲神兵,鬼头兽身,用五彩涂面,妆作种种怪异之状;一手执绣旗,一手仗宝剑;身挂葫芦,内藏烟火之物,伏于山傍。待木牛流马到时,放起烟火,一齐拥出,驱牛马而行。魏人见之,必疑是神鬼,不敢来追赶。
张嶷受计引兵而去。
诸葛亮又唤魏延、姜维分付:延二人同引一万兵,去北原寨口接应木牛流马,以防交战。又唤廖化、张翼分付:化二人引五千兵,去断司马懿来路。
又唤马忠、马岱分付:忠二人引二千兵去渭南搦战。
六人各各遵令而去。
魏将岑威引军驱木牛流马,装载粮米,正行之间,忽报前面有兵巡粮,岑威令人哨探,果是魏兵,遂放心前进。
两军合在一处,蜀兵就本队里杀起,大呼:蜀中大将王平在此!魏兵措手不及,被蜀兵杀死大半。
岑威引败兵抵敌,被王平一刀斩了,余皆溃散,王平引兵尽驱木牛流马而回,败兵飞奔报入北原寨内。
郭淮闻军粮被劫,疾忙引军来救,王平令兵扭转木牛流马舌头,皆弃于道上,且战且走。
郭淮教且莫追,只驱回木牛流马,众军一齐驱赶,却驱不动!
郭淮心中疑惑,正无奈何,两路兵杀来,乃魏延、姜维也。
王平复引兵杀回,三路夹攻,郭淮大败而走,王平令军士将牛马舌头,重复扭转,驱赶而行。
郭淮望见,方欲回兵再追,见山后烟云突起,一队神兵拥出,一个个手执旗剑,怪异之状,驱驾木牛流马如风拥而去(心理战乎?)。
郭淮大惊言:此必神助也!众军见了,无不惊畏,不敢追赶。
司马懿闻北原兵败,急自引军来救,方到半路,两路兵自险峻处杀出,喊声震地,旗上大书汉将张翼、廖化。
司马懿见了大惊,魏军着慌,各自逃窜。
未知司马懿怎地抵敌,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