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学三国 > 第九十五回 棋逢对手 风水轮流转

第九十五回 棋逢对手 风水轮流转

第九十五回 棋逢对手 风水轮流转 (第2/2页)

待天色将晚,兵分三路。
  
  魏延引兵先进,径到街亭,不见一人,未敢轻进,且伏在路口等候,高翔兵到,二人共说魏兵不知在何处。
  
  正没理会,又不见王平兵到,一声炮响,魏兵齐出,把魏延、高翔围在垓心。
  
  二人往来冲突,不得脱身,王平一彪军杀入(能两救魏延等人,为何救不得马谡?),救了高、魏二人,径奔列柳城来。
  
  比及奔到城下时,城边早有魏都督郭淮一军杀到。
  
  郭淮与曹真商议,恐司马懿得了全功,乃分淮来取街亭;闻知司马懿、张郃成了此功,遂引兵径袭列柳城。
  
  正遇三将,大杀一阵,蜀兵伤者极多,魏延恐阳平关有失,慌与王平、高翔望阳平关来。
  
  三、欲归
  
  郭淮收了军马,乃谓左右言:淮虽不得街亭,却取了列柳城,亦是大功。引兵径到城下叫门,当头一面大旗,上书“平西都督司马懿”。
  
  懿撑起悬空板,倚定护心木栏干,大笑问:郭伯济来何迟也?淮大惊言:仲达神机,淮不及也!遂入城。
  
  相见已毕,懿言:今街亭已失,诸葛亮必走,淮可速与子丹星夜追之。郭淮从懿言,出城而去。
  
  懿唤张郃言:子丹、伯济,恐懿全获大功,故来取此城池。懿料魏延、王平、马谡、高翔等辈,必先去据阳平关。懿若去取此关,诸葛亮必随后掩杀,中亮计矣。兵法云:归师勿掩,穷寇莫追(内斗——领导的最爱,组织的消亡!)。郃可从小路抄箕谷退兵,懿自引兵当斜谷之兵。若亮败走,只宜中途截住:蜀兵辎重,可尽得也。
  
  张郃受计,引兵一半去了。
  
  懿下令:竟取斜谷,由西城而进。西城乃蜀兵屯粮之所,又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总路。若得此城,三郡可复矣。
  
  司马懿留申耽、申仪守列柳城,自领大军望斜谷进发,诸葛亮自令马谡等守街亭去后,犹豫不定。
  
  报王平使人送图本至,诸葛亮唤入,左右呈上图本,诸葛亮拆开视之,拍案大惊言:马谡无知,坑陷亮军矣!
  
  左右问:亮何故失惊?
  
  诸葛亮言:失却要路,占山为寨,倘魏兵大至,四面围合,断汲水道路,不须二日,军自乱矣。若街亭有失,亮等安归?(街亭不失,亮等即归耶?)
  
  长史杨仪进言:愿替马幼常回。诸葛亮将安营之法(若知安营之法,为何不告知马谡?),一一分付与杨仪。
  
  正待要行,报马到来,言:街亭、列柳城,尽皆失了!
  
  诸葛亮跌足长叹言:大事去矣!(为何不再次确认?)此亮之过也!(有意为之乎?)
  
  急唤关兴、张苞分付:兴二人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如遇魏兵,只鼓噪呐喊,为疑兵惊之。魏兵当自走,亦不可追,待军退尽,便投阳平关去。
  
  又令张冀先引军去修理剑阁,以备归路,又密传号令,教大军暗暗收拾行装,以备起程。
  
  又令马岱、姜维断后,先伏于山谷中,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又差心腹人,分路报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皆入汉中。
  
  又遣心腹人到冀县搬取姜维老母,送入汉中(失街亭之退路,思虑良久乎?)。
  
  诸葛亮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
  
  四、空城计
  
  十余次飞马报到,言: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
  
  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诸葛亮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
  
  诸葛亮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
  
  诸葛亮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诸葛亮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次子司马昭言: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懿何故便退兵?(司马昭亦能想见,司马懿岂会不知?)
  
  懿言: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懿兵若进,中亮计也。昭辈岂知?宜速退。(此战司马懿若擒住诸葛亮,司马懿死期亦不远矣!)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诸葛亮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众官无不骇然,乃问诸葛亮:见了亮,便速退去,何也?
  
  诸葛亮言:懿料亮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亮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懿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亮已令兴、苞二人在山北小路等候。
  
  众皆惊服言:亮之机,神鬼莫测。
  
  诸葛亮言:亮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岂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讫,拍手大笑(小儿之智乎?)。
  
  又言:亮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进,同归于尽;退,保命无伤。为何不退?)遂下令,教西城百姓,随军入汉中,司马懿必将复来。
  
  诸葛亮离西城望汉中而走,天水、安定、南安三郡官吏军民,陆续而来。
  
  五、善后
  
  司马懿望武功山小路而走,山坡后喊杀连天,鼓声震地。
  
  懿回顾二子言:懿若不走,必中诸葛亮之计矣。大路上右护卫使虎冀将军张苞一军杀来,魏兵皆弃甲抛戈而走。
  
  行不到一程,前面一杆大旗,上书“左护卫使龙骧将军关兴”,山谷应声,不知蜀兵多少,更兼魏军心疑,不敢久停,只得尽弃辎重而去。
  
  兴、苞二人皆遵将令,不敢追袭,多得军器粮草而归,司马懿见山谷中皆有蜀兵,不敢出大路,遂回街亭。
  
  曹真听知诸葛亮退兵,急引兵追赶,山背后一声炮响,蜀兵漫山遍野而来:为首大将,乃是姜维、马岱。
  
  真大惊,急退军时,先锋陈造已被马岱所斩,真引兵鼠窜而还,蜀兵连夜皆奔回汉中。
  
  赵云、邓芝伏兵于箕谷道中,闻诸葛亮传令回军。
  
  云谓芝言:云先引一军伏于魏军后,芝却引兵打云旗号,徐徐而退。云一步步自有护送也(撤退是有计划地转移,是处乱不惊,是进退有度,是胸有成竹。)。
  
  郭淮提兵再回箕谷道中,唤先锋苏顒分付:蜀将赵云,英勇无敌。云军若退,必有计也。
  
  苏顒欣然言:淮若肯接应,颙当生擒赵云。遂引前部三千兵,奔入箕谷。
  
  看看赶上蜀兵,见山坡后闪出红旗白字,上书“赵云”。
  
  苏顒急收兵退走,行不到数里,一彪军撞出:为首大将,挺枪跃马,大喝言:颙识赵子龙否!
  
  苏顒大惊问:如何这里又有赵云?措手不及,被云一枪刺死于马下,余军溃散。
  
  云迤逦前进,背后又一军到,乃郭淮部将万政也,云见魏兵追急,乃勒马挺枪,立于路口,待来将交锋。
  
  蜀兵已去三十余里,万政认得是赵云,不敢前进,云等得天色黄昏(天色等自然条件,最佳掩护!),方才拨回马缓缓而进。
  
  郭淮兵到,万政言赵云英勇如旧,因此不敢近前。
  
  淮传令教军急赶,政令数百骑壮士赶来,行至一大林,听得背后大喝一声言:赵子龙在此!
  
  惊得魏兵落马者百余人,余者皆越岭而去,万政勉强来敌,被云一箭射中盔缨,惊跌于涧中。
  
  云以枪指之言:云饶政性命回去!快教郭淮赶来!万政脱命而回。
  
  云护送车仗人马,望汉中而去,沿途并无遗失。
  
  曹真、郭淮复夺三郡,以为己功,司马懿分兵而进。
  
  蜀兵尽回汉中去了,懿引一军复到西城,因问遗下居民及山僻隐者,皆言诸葛亮止有二千五百军在城中,又无武将,只有几个文官,别无埋伏。
  
  武功山小民告言:关兴、张苞,只各有三千军,转山呐喊,鼓噪惊追,又无别军,并不敢厮杀。(山中小民何以知此军事机密?)
  
  懿悔之不及,仰天叹言:懿不如诸葛亮也!(真意何在?)遂安抚了诸处官民,引兵径还长安,朝见魏主。
  
  睿言:今日复得陇西诸郡,皆懿之功也。
  
  懿奏言:今蜀兵皆在汉中,未尽剿灭,懿乞大兵并力收川(“未尽剿灭”,可以换取更大的兵权,“西城一退”之精明也!),以报睿。
  
  睿大喜,令懿即便兴兵,班内一人出奏言:其有一计,足可定蜀降吴。
  
  未知献计者是谁,且看下文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