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学三国 > 第九十一回 消长无常

第九十一回 消长无常

第九十一回 消长无常 (第2/2页)

睿从之,遂命曹真监国,亲自领御林军十万,径到安邑。
  
  司马懿不知睿故,欲令天子知懿威严,乃整兵马,率甲士数万来迎(兵对兵,将对将!束手就擒,愚不可及!)。
  
  近臣奏言:司马懿果率兵十余万,前来抗拒,实有反心矣。(近臣与权臣死敌耶?)
  
  睿慌命曹休先领兵迎之,司马懿见兵马前来,只疑车驾亲至,伏道而迎(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曹休出问:仲达受丕托孤之重,何故反耶?
  
  懿大惊失色,汗流遍体,乃问其故,休备言前事。
  
  懿言:此吴、蜀奸细反间之计,欲使魏君臣自相残害,吴、蜀却乘虚而袭,懿当自见睿辨之。
  
  遂急退了军马,至睿车前俯伏泣奏言:懿受丕托孤之重,安敢有异心?必是吴、蜀之奸计,懿请提一旅之师,先破蜀,后伐吴,报丕与睿,以明懿心。
  
  睿疑虑未决,华歆奏言:不可付之兵权,可即罢归田里。
  
  睿依言(无罪罚之,何以服众?),将司马懿削职回乡,命曹休总督雍、凉军马。
  
  曹睿驾回洛阳。
  
  四、战天意老将助力
  
  细作探知此事,报入川中。
  
  诸葛亮闻之大喜言:今既中计遭贬,亮有何忧!
  
  次日,后主早朝,大会官僚,诸葛亮出班,上《出师表》一道。
  
  表曰: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罢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
  
  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
  
  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
  
  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
  
  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
  
  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
  
  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
  
  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
  
  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
  
  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
  
  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
  
  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
  
  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
  
  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咨,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
  
  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
  
  云。(千古名篇,精华所在!)
  
  后主览表言:亮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
  
  诸葛亮言:今南方已平,可无内顾之忧,不就此时讨贼,恢复中原,更待何日?
  
  太史谯周出奏言:周夜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星曜倍明,未可图也。乃顾诸葛亮言:亮深明天文,何故强为?
  
  诸葛亮言:天道变易不常,岂可拘执?(天意难违!古之智者,皆非迂腐之人!)亮今且驻军马于汉中,观魏动静而后行。谯周苦谏不从。
  
  诸葛亮乃留郭攸之、董允、费祎等为侍中,总摄宫中之事。
  
  又留向宠为大将,总督御林军马;蒋琬为参军;张裔为长史,掌丞相府事;杜琼为谏议大夫;杜微、杨洪为尚书;孟光、来敏为祭酒;尹默、李譔为博士;郤正、费诗为秘书;谯周为太史。
  
  内外文武官僚一百余员,同理蜀中之事(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一应官员,都随着平北大都督、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知内外事诸葛亮。
  
  分拨已定,又檄李严等守川口以拒东吴,选定建兴五年春三月丙寅日,出师伐魏。
  
  赵云厉声而进言:云虽年迈,尚有廉颇之勇(尚能饭否?),马援之雄(马革裹尸!)。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何故不用云耶?
  
  诸葛亮言:马孟起病故(传言:刘备对马超、赵云、黄忠三人并不完全信任,所以没有放兵权给三人。马超投靠刘备主要是为了攻打曹操,为超一家报仇,虽百般讨好刘备,但始终没有得到报仇的机会,因此有抑郁而终之意!),亮甚惜之,以为折一臂也,今云年纪已高,倘稍有参差,动摇一世英名,减却蜀中锐气。
  
  云厉声言:自随备以来,临阵不退,遇敌则先,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云何恨焉?愿为前部先锋!
  
  诸葛亮再三苦劝不住,云言:如不教云为先锋,就撞死于阶下!
  
  诸葛亮言:云既要为先锋,须得一人同去(陪同即保护!)。言未尽,邓芝应言:芝愿助云先引一军前去破敌。
  
  诸葛亮大喜,即拨精兵五千,副将十员,随赵云、邓芝去讫。
  
  诸葛亮出师,后主引百官送于北门外十里,诸葛亮辞了后主,率军望汉中迤逦进发。
  
  五、后生欲报仇
  
  曹睿设朝,近臣奏言:边官报称:诸葛亮率领大兵三十余万,出屯汉中,令赵云、邓芝为前部先锋,引兵入境。
  
  睿大惊,问群臣言:谁可为将,以退蜀兵?
  
  夏侯渊之子夏侯楙应声而出言:楙父死于汉中,未尝得报,今蜀兵犯境,楙愿引本部猛将,更乞睿赐关西之兵,前往破蜀,上为国家效力,下报父仇,楙万死不恨!
  
  楙字子休,其性最急,又最吝,自幼嗣与夏侯惇为子,夏侯渊为黄忠所斩,曹操怜之,以女清河公主招楙为驸马,因此朝中钦敬。
  
  虽掌兵权,未尝临阵,当时自请出征,曹睿即命为大都督,调关西诸路军马前去迎敌。
  
  司徒王朗谏言:不可,夏侯驸马素不曾经战,今付以大任,非其所宜,更兼诸葛亮足
  
  智多谋,深通韧略,不可轻敌。(忠臣良谏,若能坚持更能显忠臣本色!)
  
  夏侯楙叱言:司徒莫非结连诸葛亮,欲为内应耶?楙自幼从父学习韬略,深通兵法(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朗何欺楙年幼?楙若不生擒诸葛亮,誓不回见睿!
  
  王朗等皆不敢言,夏侯楙辞了魏主,星夜到长安,调关西诸路军马二十余万,来敌诸葛亮。
  
  未知胜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