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 勇猛将士 称王反被戏
第六十八回 勇猛将士 称王反被戏 (第1/2页)一、甘宁显神威
孙权在濡须口收拾军马,忽报曹操自汉中领兵四十万前来救合淝。
孙权与谋士计议,先拨董袭、徐盛二人领五十只大船,在濡须口埋伏;令陈武带领人马,往来江岸巡哨。
张昭言:曹操远来,必须先挫操锐气。
权乃问帐下:谁敢当先破敌,以挫操锐气?
凌统主动请缨,权问:带多少军去?
统言:三千人足矣。
甘宁言:只须百骑,便可破敌!
凌统大怒,两个就在孙权面前争竞起来。
权言:曹军势大,不可轻敌。乃命凌统带三千军出濡须口去哨探,遇曹兵,便与交战。
凌统领命,引着三千人马,离濡须坞。
张辽与凌统交锋,斗五十合,不分胜败。
孙权恐凌统有失,令吕蒙接应回营。
甘宁见凌统回,请命:今夜只带一百人马去劫曹营;若折了一人一骑,也不算功。
孙权壮之,乃调拨帐下一百精锐马兵付宁;又以酒五十瓶,羊肉五十斤,赏赐军士。
甘宁回到营中,教一百人皆列坐,先将银碗斟酒,自吃两碗,乃语百人言:今夜奉命劫
寨,请诸公各满饮一觞,努力向前。
甘宁见众人有难色,乃拔剑在手,怒叱:宁为上将,且不惜命;众人何得迟疑!
众人见甘宁作色,皆起拜言:愿效死力。
甘宁将酒肉与百人共饮食尽,约至二更时候取白鹅翎一百根,插于盔上为号;都披甲上马,飞奔曹操寨边,拔开鹿角,大喊一声,杀入寨中,径奔中军来杀曹操。
曹军人马,以车仗伏路穿连,围得铁桶相似,不能得进(作茧自缚也!)。
甘宁只将百骑,左冲右突。
曹兵惊慌,正不知敌兵多少,自相扰乱(忙时井然,闲时自然,顺多偶然,逆多必然,得之坦然,失之怡然)。
甘宁百骑,在营内纵横驰骤,逢着便杀。
各营鼓噪,举火如星,喊声大震,甘宁从寨之南门杀出,无人敢当。
孙权令周泰引一枝兵来接应,甘宁将百骑回到濡须。
操兵恐有埋伏,不敢追袭。
甘宁引百骑到寨,不折一人一骑;至营门,令百人皆击鼓吹笛,口称“万岁”,欢声大震。
孙权自来迎接,甘宁下马拜伏。
权扶起,携宁手言:宁此去,足使操惊骇。非权相舍,正欲观宁胆耳!
即赐绢千匹,利刀百口。
宁拜受讫,遂分赏百人。
权语诸将言:孟德有张辽,权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二、猛将如云
次日,张辽引兵搦战。
凌统见甘宁有功,主动请战,权许之。
统遂领兵五千,离濡须,权自引甘宁临阵观战。
凌统纵马提刀,出至阵前,张辽使乐进出迎,两个斗到五十合,未分胜败。
曹操闻知,亲自策马到门旗下来看,见二将酣斗,乃令曹休暗放冷箭。
曹休闪在张辽背后,开弓一箭,正中凌统坐下马,凌统掀翻在地。
乐进连忙持枪来刺,枪还未到,一箭射中乐进面门,翻身落马(来而不往非礼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两军齐出,各救一将回营,鸣金罢战。
凌统回寨中拜谢孙权,权告知:放箭救统者,甘宁也。
凌统乃顿首拜宁言:不想宁能如此垂恩!
自此与甘宁结为生死之交,再不为恶。
曹操见乐进中箭,令自到帐中调治。
次日,分兵五路来袭濡须,每路各带一万人马,杀奔江边来。
时董袭、徐盛二将,在楼船上见五路军马来到,诸军各有惧色。
徐盛引猛士数百人,用小船渡过江边,杀入李典军中去了,董袭在船上,令众军擂鼓呐喊助威。
江上猛风大作,白浪掀天,波涛汹涌,军士见大船将覆,争下脚舰逃命。
董袭仗剑大喝言:将受君命,在此防贼,怎敢弃船而去!
立斩下船军士十余人,须臾,风急船覆,董袭竟死于江口水中(顺势者昌,逆势者亡)。徐盛在李典军中,往来冲突。
陈武听得江边厮杀,引一军来,正与庞德相遇,两军混战。
孙权在濡须坞中,听得曹兵杀到江边,亲自与周泰引军前来助战。
正见徐盛在李典军中搅做一团厮杀,便麾军杀入接应。
张辽、徐晃两枝军,把孙权困在垓心。
曹操上高阜处看见孙权被围,急令许诸纵马持刀杀入军中,把孙权军冲作两段,彼此不能相救。
周泰从军中杀出,不见了孙权,勒回马,从外又杀入阵中寻见孙权。
泰在前,权在后,奋力冲突。
泰到江边,回头又不见孙权,乃复翻身杀入围中,又寻见孙权。
孙权乃纵马前行,周泰左右遮护,身被数枪,箭透重铠,救得孙权(功大者无过救驾,计毒者无过断粮)。
到江边,吕蒙引一枝水军前来接应下船。
权亏周泰三番冲杀,得脱重围。
但徐盛在垓心,权比较担心。
周泰再救去,遂轮枪复翻身杀入重围之中,救出徐盛。
二将各带重伤,吕蒙教军士乱箭射住岸上兵,救二将下船。
陈武与庞德大战,后面又无应兵,被庞德赶到峪口,树林丛密;陈武被树株抓往袍袖,不能迎敌,为庞德所杀。
曹操见孙权走脱了,自策马驱兵,赶到江边对射。
吕蒙箭尽,正慌间,孙策女婿陆逊(干部源于熟悉,亲友即是熟悉之人),自引十万兵到;一阵射退曹兵,乘势登岸追杀曹兵,复夺战马数千匹,曹兵伤者,不计其数,大败而回。
乱军中寻见陈武尸首,孙权知陈武已亡,董袭又沉江而死,哀痛至切,令人入水中寻见董袭尸首,与陈武尸一齐厚葬之。又感周泰救护之功,设宴款之。
权亲自把盏,抚泰背,泪流满面,言:泰两番相救,不惜性命,被枪数十,肤如刻画,权待泰以骨肉之恩、委泰以兵马之重,泰乃权之功臣,权当与泰共荣辱、同休戚也。
言罢,令周泰解衣与众将观之:皮肉肌肤,如同刀剜,盘根遍体。
孙权手指泰痕,一一问之。
周泰具言战斗被伤之状,一处伤令吃一觥酒。
是日,周泰大醉。
权以青罗伞赐之,令出入张盖,以为显耀(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
权在濡须,与操相拒月余,不能取胜。
张昭、顾雍上言:曹操势大,不可力取;若与久战,大损士卒:不若求和安民为上。
孙权从其言,令步骘往曹营求和,许年纳岁贡。
操见江南急未可下,乃从之,令:孙权先撤人马,操然后班师。
步骘回覆,权只留蒋钦、周泰守濡须口,尽发大兵上船回秣陵。
操留曹仁、张辽屯合淝,班师回许昌。
三、终称王
文武众官皆议立曹操为魏王,尚书崔琰力言不可。
众官问:琰独不见荀文若乎?
琰大怒言:时乎,时乎!会当有变,任自为之!(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有与琰不和者,告知操(世上从不缺小人!)。
操大怒,收琰下狱问之。
琰虎目虬髯,只是大骂曹操欺君奸贼(脏话不仅能镇痛,还有发泄作用,然于他人而言只是心生厌恶罢了!)。
廷尉告操,操令杖杀崔琰在狱中。
建安二十一年夏五月,群臣表奏献帝,颂魏公曹操功德,宜进爵为王。
献帝即令钟繇草诏,册立曹操为魏王。
曹操假意上书三辞,诏三报不许,操乃拜命受魏王之爵,于邺郡盖魏王宫,议立世子。操大妻丁夫人无出,妾刘氏生子曹昂,因征张绣时死于宛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