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学三国 > 第六十六回 要账难 后院烦

第六十六回 要账难 后院烦

第六十六回 要账难 后院烦 (第1/2页)

一、计要荆州计“还”荆州
  
  张昭献计:将瑾老小执下,使瑾入川告瑾弟,令劝刘备交割荆州:‘如备不还,必累及瑾老小。’亮念同胞之情,必然应允。(以亲情要挟,非君子所为!)
  
  权不忍拘瑾老小,(体谅属下,高位者之良心也!)昭表示:明教知是计策,自然放心。
  
  权从之,召诸葛瑾老小,虚监在府;一面修书,打发诸葛瑾往西川去。
  
  瑾早到成都,先使人报知刘备。
  
  诸葛亮料定瑾来索荆州,诸葛亮与刘备计会已定,诸葛亮出郭接瑾。
  
  不到私宅,径入宾馆(舍亲情,公事公办之兆也!)。
  
  参拜毕,瑾放声大哭。
  
  亮问:何故发哀?
  
  瑾言:瑾一家老小休矣!
  
  亮表示:瑾休忧虑,亮自有计还荆州便了。
  
  瑾大喜,即同诸葛亮入见刘备,呈上孙权书。
  
  刘备看了,怒言:孙权既以妹嫁备,却乘备不在荆州,竟将妹子潜地取去,情理难容!备正要大起川兵,杀下江南,报备之恨,却还想来索荆州乎!
  
  诸葛亮哭拜于地,望备看亮之面,将荆州还了东吴,全亮兄弟之情!
  
  刘备再三不肯,诸葛亮只是哭求(哭,博取同情;发泄情绪。除此二者,别无用处!)。刘备徐徐言:既如此,看亮面,分荆州一半还之: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与权。
  
  亮请求刘备写书与关羽令交割三郡,刘备嘱咐瑾:到荆州,须用善言求关羽。关羽性如
  
  烈火,备尚惧之,切宜仔细。
  
  瑾求了书,辞了刘备,别了诸葛亮,登途径到荆州。
  
  关羽请入中堂,宾主相叙。
  
  瑾出刘备书言:备许先以三郡还东吴,望关羽即日交割,令瑾好回见孙权。
  
  关羽变色言:羽与备桃园结义,誓共匡扶汉室。荆州本大汉疆土,岂得妄以尺寸与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虽备有书来,羽却只不还。
  
  瑾请求羽言:今吴侯执下瑾老小,若不得荆州,必将被诛。望关羽怜之!
  
  关羽言:此是吴侯谲计,如何瞒得羽过!
  
  瑾问:关羽何太无面目?
  
  关羽执剑在手言:此剑上并无面目!
  
  关平告言:亮面上不好看,望关羽息怒。
  
  关羽言:不看亮面上,教瑾回不得东吴!
  
  瑾满面羞惭,急辞下船,再往西川见诸葛亮。
  
  诸葛亮已自出巡去了,瑾只得再见刘备,哭告关羽欲杀之事。
  
  刘备言:羽性急,极难与言。子瑜可暂回,容备取了东川、汉中诸郡,调关羽往守之,那时方得交付荆州。
  
  瑾不得已,只得回东吴见孙权,具言前事。
  
  孙权大怒,怀疑皆是诸葛亮之计。
  
  瑾认为不是诸葛亮之计,亮亦哭告刘备,方许将三郡先还,又无奈关羽恃顽不肯(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孙权认为:既刘备有先还三郡之言,便可差官前去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赴任,且看如何(世间的感情,时间久了才知谁真谁假,猜不透的人心,一试才知谁好谁坏)。
  
  权乃令瑾取回老小,一面差官往三郡赴任。
  
  不一日,三郡差去官吏,尽被逐回,告孙权:关关羽不肯相容,连夜赶逐回吴,迟后者便要杀。
  
  二、关羽巧“抵债”
  
  孙权大怒,差人召鲁肃责之言:子敬昔为刘备作保,借权荆州;今刘备已得西川,不肯归还,子敬岂得坐视?
  
  肃献计:今屯兵于陆口,使人请关关羽赴会。若关羽肯来,以善言说之;如关羽不从,伏下刀斧手杀之。如关羽不肯来,随即进兵,与决胜负,夺取荆州便了。
  
  孙权同意,即行之。
  
  阐泽进言:关关羽乃世之虎将,非等闲可及。恐事不谐,反遭关羽害。(量体裁衣,看锅吃饭。)
  
  孙权不听泽言,便命鲁肃速行此计,肃乃辞孙权,至陆口,召吕蒙、甘宁商议,设宴于陆口寨外临江亭上,修下请书,选帐下能言快语一人为使,登舟渡江。
  
  江口关平问了,遂引使者入荆州,叩见关羽,具道鲁肃相邀赴会之意,呈上请书。
  
  关羽看书毕,谓来人言:羽明日便来赴宴。
  
  使者辞去,关平言:鲁肃相邀,必无好意;关羽何故许之?
  
  关羽笑言:权令鲁肃屯兵陆口,邀关羽赴会,便索荆州。关羽若不往,道关羽怯矣。关羽来日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关羽!
  
  平谏言:关羽以万金之躯,亲蹈虎狼之穴,恐非所以重备之寄托也。
  
  关羽自信:不忧江东群鼠!
  
  马良亦谏言:鲁肃虽有长者之风,但今事急,不容不生异心,关羽不可轻往。
  
  关羽言:昔战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关羽曾学万人敌者乎!(项藉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故,万人敌者兵法也!)既已许诺,不可失信。
  
  良又谏言:纵关羽去,亦当有准备。
  
  关羽只教关平选快船十只,藏善水军五百,于江上等候(和平依赖于威慑,没有强大的武力,就会失去和平),看关羽红旗起处,便过江来。
  
  平领命自去准备。
  
  使者回报鲁肃,说关羽慨然应允,来日准到。
  
  肃与吕蒙商议,蒙献计:关羽带军马来,蒙与甘宁各人领一军伏于岸侧,放炮为号,准备厮杀;如无军来,只于庭后伏刀斧手五十人,就筵间杀之。
  
  计会已定,肃令人于岸口遥望,见江面上一只船来,梢公水手只数人,一面红旗,风中招飐,显出一个大“关”字来。
  
  船渐近岸,见关羽坐于船上;傍边周仓捧着大刀;八九个关西大汉,各跨腰刀一口。
  
  鲁肃惊疑,接入庭内,叙礼毕,入席饮酒,举杯相劝,不敢仰视,关羽谈笑自若。
  
  酒至半酣,肃言:昔日备,使肃于权之前,保借荆州暂住,约于取川之后归还,今西川已得,而荆州未还,得毋失信乎?
  
  关羽言:此国家之事,筵间不必论之(下班后不谈工作,古来有之!)。
  
  肃言:权肯以荆州相借者,为念羽等兵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则荆州自应见还;备肯先割三郡,而关羽又不从,恐于理上说不去。
  
  关羽言:乌林之役,备亲冒矢石,戮力破敌,不是徒劳而无尺土相资,今肃复来索地耶?肃言:羽始与备同败于长坂,计穷力竭,将欲远窜,权矜念备身无处所,不爱土地,
  
  使有所托足,以图后功;而备愆德隳好,已得西川,又占荆州,贪而背义,恐为天下所耻笑,惟羽察之。
  
  关羽言:此皆备之事,非羽所宜与也(武圣,亦行此无赖之事乎?)。
  
  肃言:肃闻关羽与备桃园结义,誓同生死。备即关羽也,何得推托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