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人心难得 战神无敌
第四十一回 人心难得 战神无敌 (第1/2页)一、收买人心失败
张飞因关公放了上流水,遂引军从下流杀将来,截住曹仁混杀,忽遇许褚,便与交锋,许褚不敢恋战,夺路走脱。
张飞赶来,接着刘备、孔明,一同沿河到上流。
刘封、糜芳已安排船只等候,遂一齐渡河,尽望樊城而去,孔明教将船筏放火烧毁。
曹仁收拾残军,就新野屯住,使曹洪去见曹操,具言失利之事。
操大怒欲令大军一齐去取樊城,刘晔献计:曹操初至襄阳,必须先买民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先使人招降刘备。备即不降,亦可见操爱民之心;若备来降,则荆州之地,可不战而定也。
操从晔言,便问:谁可为使?
刘晔推荐徐庶,操恐庶不复来。
晔料定徐庶若不来,贻笑于人矣。
操乃召徐庶至,令庶劝降刘备。
徐庶受命而行,至樊城,刘备、孔明接见,共诉旧日之情。
庶向刘备诉说曹操实情,刘备欲留徐庶。
徐庶表示:若不还,恐惹人笑,庶身虽在曹,誓不为设一谋,庶请辞(为虚名所累,终非智者)。
刘备不敢强留,徐庶辞回见曹操言:刘备并无降意。
二、真仁耶
操大怒,即日进兵。
孔明向刘备献计:可速弃樊城,取襄阳暂歇。
刘备不忍弃百姓,孔明令人遍告百姓:有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
两县之民,即日号泣而行,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
刘备于船上望见,大恸,欲投江而死(成大事者,轻弃性命,不智!),左右急救止。
闻者莫不痛哭,刘备急令云长催船渡之,方才上马。
行至襄阳东门,刘备请刘琮快开门以救百姓,刘琮闻刘备至,惧而不出。
蔡瑁、张允径来敌楼上,叱军士乱箭射下。
城中魏延轮刀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让刘备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张飞便跃马欲入,刘备急止之言:休惊百姓!(一将功成万骨枯,战场岂是儿戏!)
魏延只管招呼刘备军马入城,大将文聘与魏延交战,两下军兵在城边混杀,喊声大震。
刘备言: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备不愿入襄阳!(弃盟友不顾者,不可交也)
孔明借机献计:先取江陵为家。刘备从亮言,引着百姓,尽离襄阳大路,望江陵而走。
襄阳城中百姓,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刘备而去。
魏延与文聘交战,从已至未,手下兵卒皆已折尽,延乃拨马而逃,却寻不见刘备,自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
刘备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包者不计其数,路过刘表之墓,刘备
率众将拜于墓前,哭乞刘表英灵,垂救荆襄之民!
忽哨马报:曹操大军已屯樊城,即日渡江赶来也。众将皆建议:暂弃百姓,先行为上。
刘备泣言: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备,不忍弃之(将百姓带入战场,真仁耶?!)!百姓闻刘备此言,莫不伤感,刘备拥着百姓,缓缓而行。
孔明建议:遣云长往江夏求救于公子刘琦,教琦速起兵乘船会于江陵。
刘备从之,即修书令云长同孙乾领五百军往江夏求救;令张飞断后;赵云保护老小;其余俱管顾百姓而行。
三、亡君宿命
曹操在樊城,使人渡江至襄阳,召刘琮相见,琮惧怕不敢往见,蔡瑁、张允请行。
王威密谏琮:趁曹操懈弛无备,琮奋整奇兵,设于险处击之,操可获矣,获操则威震天下,中原虽广,可传檄而定,此难遇之机,不可失也。
琮以威言告蔡瑁(没有主意的人,是没有智慧磁场),瑁叱王威,威怒亦骂之:卖国之徒,威恨不生啖瑁肉!
瑁欲杀之,蒯越劝止,瑁遂与张允同至樊城,拜见曹操。
瑁等辞色甚是谄佞,操问明荆州军马钱粮等实情,遂加瑁为镇南侯、水军大都督,张允为助顺侯、水军副都督。
二人大喜拜谢,操又保证:表奏天子,使刘琮永为荆州之主。
二人大喜而退。
荀攸认为:蔡瑁,张允乃谄佞之徒,不解曹操为何加以显爵,更教都督水军?
操笑言:止因操所领北地之众,不习水战,故且权用此二人;待成事之后,别有理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无奈;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是境界!)。
蔡瑁、张允归见刘琮,具言:曹操许保奏刘琮永镇荆襄。
琮大喜!琮与母蔡夫人赍捧印缓兵符,亲自渡江拜迎曹操。
操抚慰毕,即引随征军将,进屯襄阳城外。
蔡瑁、张允令襄阳百姓焚香拜接,曹操俱用好言抚谕。
入城至府中坐定,即召蒯越近前,抚慰:操不喜得荆州,喜得蒯越也。遂封蒯越为江陵太守,樊城侯;傅巽、王粲等皆为关内侯;而以刘琮为青州刺史,便教起程。
琮闻命大惊,推辞:琮不愿为官,愿守父母乡土。
操坚持让琮去青州,琮再三推辞,曹操不准,琮只得与母蔡夫人同赴青州。
只有故将王威相随(亡国之君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其余官员俱送至江口而回。
操唤于禁引轻骑追刘琮母子杀之,以绝后患,于禁得令,领众赶上,蔡夫人抱刘琮而大哭。
于禁喝令军士下手,王威忿怒,奋力相斗,竟被众军所杀(好汉难敌四手,猛虎斗不过群狼)。
军士杀死刘琮及蔡夫人,于禁回报曹操,操重赏于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