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此消彼长 以弱胜强
第三十回 此消彼长 以弱胜强 (第1/2页)一、远贤臣近小人
袁绍兴兵,望官渡进发,曹操起军,前往迎敌,留荀彧守许都。
绍兵临发,田丰从狱中上书(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今宜静守以待天时,妄兴大兵不利。
逢纪拍马屁:袁绍兴仁义之师,田丰乃不祥之语(逢迎拍马之言,不足信)!
绍欲斩田丰,众官告免。
绍恨称:待破了曹操,明正田丰之罪(民意不可欺,民意不可违)!
袁军行至阳武,下定寨栅。
沮授分析:袁军虽众,而勇猛不及曹军;曹军虽精,而粮草不如袁军。曹军无粮,利在急战;袁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曹军不战自败矣。
绍怒,不听沮授之言(无自知之明则无敬人之心,缺责已之勇则无容人之胸)!
令左右:将沮授锁禁军中,待破曹之后,与田丰一体治罪!
曹军新到官渡,闻袁军皆惧。
荀攸分析: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曹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以一当十。但利在急战,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
操从攸言,遂传令军将鼓噪而进,绍军来迎,两边排成阵势。
曹军大败,尽退至官渡。
二、卤水点豆腐
袁绍移军逼近官渡下寨。
审配献计:就曹操寨前筑起土山,令军人下视寨中放箭。
绍从之,曹营内见袁军堆筑土山,欲待出去冲突,被审配弓弩手当住咽喉要路,不能前进。
十日之内,筑成土山五十余座,分拨弓弩手于其上射箭,曹军大惧,皆顶着遮箭牌守御。
刘晔献计:作发石车以破之。操令晔进车式,连夜造发石车数百乘,分布营墙内,正对着土山上云梯。
候弓箭手射箭时,营内一齐拽动石车,往上乱打,人无躲处,弓箭手死者无数。
袁军皆号其车为“霹雳车”,袁军不敢登高射箭。
审配又献一计:令军人用铁锹暗打地道,直透曹营内,号为“掘子军”。
曹兵望见袁军于山后掘土坑,报知曹操。
操又问计于刘晔,晔分析:袁军不能攻明而攻暗,发掘伏道,欲从地下透营而入耳。
晔献计:可绕营掘长堑,则彼伏道无用也。操连夜差军掘堑。
袁军掘伏道到堑边,果不能入,空费军力。
三、失机失人
曹操守官渡,自八月起,至九月终,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意欲弃官渡退回许昌,迟疑未决,乃作书遣人赴许昌问荀彧。
彧以书报之,书略: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曹操决胜负,曹操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曹操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曹操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以不争为争的人,才能笑到最后,成为真正的赢家)。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
曹操得书大喜,令将士效力死守。
曹操得知:早晚大将韩猛运粮至军前接济,荀攸建议:遣一人引轻骑数千,从半路击之,断其粮草。
操遂差徐晃带史涣并所部兵先出,后使张辽、许褚引兵救应。
徐晃、史涣引军截住韩猛去路,韩猛抵当不住,拨马回走。
徐晃催军烧尽辎重,绍急遣张邰、高览去截大路,正遇徐晃烧粮而回,背后张辽、许诸军到。
两下夹攻,杀散袁军,四将合兵一处,回官渡寨中。
曹操大喜,重加赏劳,又分军于寨前结营,为犄角之势。
韩猛败军还营,绍大怒,欲斩韩猛,众官劝免。
审配建议:乌巢乃屯粮之处,必得重兵守之。
袁绍令审配回邺都监督粮草,遣大将淳于琼部领督将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等守乌巢。
淳于琼性刚好酒,至乌巢,终日与诸将聚饮。
曹操军粮告竭,急发使往许昌教荀彧速办粮草,星夜解赴军前接济。
使者赍书而往,被袁军捉住,缚见谋士许攸。
许攸字子远,少时曾与曹操为友,此时却在袁绍处为谋士。
当下搜得使者所赍曹操催粮书信,径来见绍建议: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乘此机会,两路击之。
绍却认为: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识不足则多虑,智不足则多疑,度不足则多怨)。
攸表示:今若不取,后将反受曹操之害。正话间,有使者自邺郡来,呈上审配书。
书中先说运粮事,后言许攸在冀州时,尝滥受民间财物,且纵令子侄辈多科税,钱粮入己,今已收攸子侄下狱矣。
绍见书大怒,认为:许攸与曹操有旧,今亦受曹操财贿,为曹操作奸细,本当斩首,今权且寄头在项!可速退出,今后不许相见!(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赏罚若明,四方可行)
许攸出,慨叹:竖子不足与谋!攸子侄已遭审配之害,攸无颜复见冀州之人乎!
遂欲拔剑自刎,左右夺剑劝许攸投曹操,于是许攸径投曹操。
四、乌巢有失
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
曹操向许攸请教破绍之计,攸问曹操今军粮尚有几何?
操多次谎言以对,攸笑称:世人言孟德奸雄不假。
操亦笑称:兵不厌诈(事贵应机,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谎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
攸大声言:粮已尽矣!攸乃出操与荀彧之书以示之,并以获使之事相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