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第十五回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第2/2页)太史慈见孙策方人多(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多好办事儿),打算引孙策到没人处,下手。
太史慈与孙策单打独斗不分胜负,后双方大军来到,方才休战。
周瑜偷袭曲阿,太史慈跟着刘繇退军。
长史张昭建议:趁机劫营(趁火打劫,事半功倍)。
孙策依计而行,刘繇军兵大败,众皆四纷五落。
太史慈独力难当,引十数骑连夜投泾县去了。
刘繇会合笮融去取牛渚,孙策大怒,自提大军竟奔牛渚。
孙策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自此人皆呼孙策为“小霸王”(“小霸王”的由来)。
当日刘繇兵大败,人马大半降策,刘繇与笮融走豫章投刘表去了。
孙策还兵复攻秣陵,亲到城壕边,招谕薛礼投降,城上暗放一冷箭,正中孙策左腿,策令军中诈称主将中箭身死。
薛礼听知孙策已死,连夜起城内之军,与骁将张英、陈横杀出城来追之,伏兵四起,孙策当先出马,众军皆惊,拜于地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方有奇效)。
孙策军生擒太史慈,解投大寨,策亲自出营喝散士卒,自释太史慈缚,将自己锦袍衣之,请入寨中,好言相劝。
慈见策待之甚厚,遂请降(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太史慈愿召集旧部来降孙策,孙策深信不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太史慈引一千余众到寨,孙策大喜。
众皆服策之知人,孙策下江东,安民恤众。
孙策军所到之处,人民皆悦,携牛酒到寨劳军,策以金帛答之(礼尚往来,交往之道也)。
白虎料敌不过孙策,弃城而走(打不过,跑)。
白虎奔余杭,于路劫掠,被土人凌操领乡人杀败(逃命之际,重在隐匿行踪,保存实力),望会稽而走。
会稽太守王朗,欲引兵救白虎。
会稽余姚人虞翻建议:孙策用仁义之师,白虎乃暴虐之众,还宜擒白虎以献孙策(识时务者为俊杰;助纣为虐者,自寻死路也)。
周瑜与程普引军刺斜杀来,前后夹攻,王朗寡不敌众,与白虎、周听杀条血路,走入城中,拽起吊桥,坚闭城门。
孙策用计引出王朗等人,王朗听知前军已败,不敢入城,引部下奔海隅去了。
孙策复回大军,乘势取了城池,安定人民,江南皆平。
三、心窄之人难成大事
孙策分拨将士,守把各处隘口,一面写表申奏朝廷,一面结交曹操(乱世之中行事,当敬实权之人),一面使人致书与袁术取玉玺。
袁术暗有称帝之心,乃回书推托不还,袁术欲攻打孙策,长史杨大将建议:先伐刘备,以报前日无故相攻之恨,然后图取孙策未迟,献一计擒拿刘备。
预知所献何计,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