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医人与治世
第64章 医人与治世 (第2/2页)想必是医馆内什么都没有准备,华佗这才从药材中取了些能当碎嘴的拿了出来。
华佗的神色也有些不好意思,只得硬着头皮地招呼道。
“医馆一时没什么准备,慢待公子了,不过这几个桃子乃是几日前往山中采药时摘回来的,多汁鲜嫩,乃是难得一遇的佳品。”
“先生无须这般客气,呼我表字叔稷即可。”
羊耽见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不悦之色,反而起身主动请华佗也跟着坐下,也拿起华佗拿出来的桃子品尝了起来。
不得不说,这桃子仅是外表色泽,就像极了前世所看的大蟠桃,吃起来更是入口即化,甚是甜美。
华佗见羊耽没有嫌弃或恼怒,心中放心了些许之余,也明白了羊耽并非是那等倨傲浅薄之人。
旋即,华佗又向羊耽介绍了一番两个弟子,待小黄连沽酒回来后,就着果干与羊耽畅饮了起来。
羊耽本就有心结交华佗,氛围自然是极佳,畅谈着些士林以及行医的趣事。
一番酒过三巡,羊耽也有几分酒意上脸,双方也渐以表字相称,华佗这才举着杯,开口道。
“叔稷,我有一求,欲厚颜提之,不知能否应允。”
“元化但说无妨。”羊耽应道。
华佗略加沉吟后,这么一阵的接触下来,对于羊耽也是好感渐生,也让华佗有了些许诉苦的冲动,干脆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后,有些苦闷地说道。
“实不相瞒,我因仕途失意而钻研医道,故散尽家财建了这草医堂,为世人去疾。”
“这些年虽也让草医堂在谯县有了些许名气,但由于百姓多贫苦,无力支付诊金,兼之药材昂贵,即便偶尔能通过出诊世家大族而多收些诊金。”
“然,如今医馆也不过是勉力支撑,入不敷出……”
顿了顿,华佗叹息道。
“倒不是舍不得草医堂,纵使草医堂无力维持,我大不了就云游四方继续行医就是了,就是谯县的父老乡亲怕是再难有一处治病的去处。”
在华佗开口之时,羊耽也停下了喝酒的动作,显得也有些沉默。
皆因就是后世,治病对于百姓而言都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更别说在这个时代,药材全靠野生采集,医者的数量也是少之又少。
如之前羊耽落水所付的诊金一千余钱,这其实并不贵,皆因药材的价格本就高昂。
可对于在田地里刨食的百姓而言,又有几个拿得出一千余钱治病?
旋即,华佗从弟子手中取过了两卷竹简,放在了羊耽的面前,开口道。
“因而,我厚颜想请叔稷为草医堂题字,如此必然能使诸多世家豪强到草医堂问诊,如此我也能继续维持住草医堂。”
“我身无长物,唯有这两卷半生的行医心得尚有些许价值,还请叔稷收下。”
羊耽缓缓将那两卷竹简推了回去,在华佗的脸色有些灰暗之时,开口道。
“元化所为是医人,是治世人体疾;我所学的该是治世,乃为世人医穷病,此心得于我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