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 第二十四章 柳有四季

第二十四章 柳有四季

第二十四章 柳有四季 (第1/2页)

连续几个月,几乎都是晚上学艺,至《柳编百样图》中最后一图“流光柳丝”学成之后,柳青终于送了口气。
  
  支付宝到账的提示音第N次响起,柳青已经懒得去看了。
  
  她瘫在工坊的藤椅上,感觉全身的骨头都散了架。
  
  她五月份回家后一刻未停,学柳编,做销售,搞创意,接订单,连续完成多笔订单后,工坊账户余额已经突破20万。
  
  可以说是收获满满,但她心里却空落落的,像是被掏空了什么。
  
  手指火辣辣地疼,她低头看去,原本纤细的十指如今布满老茧,右手中指因为长期持刀已经微微变形。
  
  镜子里的自己眼窝深陷,血丝像蜘蛛网般爬满眼白——多久没好好睡一觉了?三个月?还是四个月?
  
  “青丫头。”
  
  柳青一个激灵,差点从椅子上滚下来。爷爷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眉头拧成个疙瘩。
  
  “爷爷!我正要整理最新订单...”
  
  “把手伸出来。”
  
  柳青迟疑地伸出手。爷爷粗糙的大手捏了捏她的指关节,又扳开她的手掌检查那些茧子和细小的伤口。他的表情越来越阴沉。
  
  “明天开始,停工三天。”
  
  “什么?不行!”柳青跳起来,“下周还有两百套...”
  
  “快工出粗活。”爷爷打断她,“你看看最近这茶席,收口松散得像老太太的牙。”
  
  柳青张了张嘴,却无法反驳。为了赶工期,她确实放松了质检标准。
  
  “收拾东西,明天跟我进山。”爷爷转身往外走,又补了一句,“带上你奶奶那本册子。”
  
  ---
  
  山路比想象中难走。清晨的露水打湿了柳青的运动鞋,裤脚沾满泥浆。爷爷却如履平地,他那把老骨头在山林间灵活得像只山羊。
  
  “爷爷,我们到底要去哪儿?”柳青气喘吁吁地问。
  
  “找真正的柳条。”爷爷头也不回,“现在工坊用的都是速生柳,没魂。”
  
  转过一个山坳,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原始柳林沿着溪流蔓延,树龄参差不齐,有的细如手指,有的粗过碗口。
  
  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才是柳编该用的料。”爷爷抚摸着一棵老柳树的树干,“三十年树龄,经历过旱涝风霜。”
  
  他从腰间取下柴刀,选中几根枝条利落地砍下。柳青注意到他只取向阳处的枝条,而且每棵树最多取三根。
  
  “为什么不多砍些?”柳青问,“这一捆还不够编两个篮子。”
  
  “取三留七,来年还有。“爷爷把枝条捆好,“柳编人第一课:敬天惜物。”
  
  他带着柳青来到溪边一片开阔地,将柳条摊开在青石板上。
  
  “看好了,这叫'三晾三晒'。“爷爷边说边操作,“早晒去露,午晒杀菌,晚晒定形。晾一夜返潮,如此三轮,柳条才能刚柔并济。”
  
  柳青看着爷爷娴熟的动作,突然意识到,这哪里是在处理柳条,分明是在驯养一群有灵性的生命。
  
  “您平时教我们,怎么没提过这些?”她忍不住问。
  
  爷爷哼了一声:“现在的年轻人,恨不得今天种柳明天编筐。这等慢功夫,谁有耐心学?”
  
  柳青脸上一热。她不正是那个最没耐心的人吗?满脑子都是订单、销量、增长...
  
  正午的阳光越来越毒,柳青躲在树荫下翻看奶奶的“柳编百样图”,忽然注意到一段之前忽略的笔记:
  
  “春柳柔韧宜细编,夏柳粗壮可制器,秋柳沧桑适造景,冬柳坚劲做骨架。顺应四时,方得始终。”
  
  她猛地抬头:“爷爷,柳条还分季节?”
  
  爷爷正在溪边洗刀,闻言顿了顿:“你奶奶连这个都记了?”他走回来,指着柳条断面,“看这颜色深浅,春柳髓心大,冬柳木质厚。老手艺人编一件器物,往往要集四季之柳。”
  
  柳青突然明白为什么最近的作品总差口气——所有订单用的都是同一批速生柳,哪管什么季节特性!
  
  “那...那现在工坊的订单...”她结结巴巴地问。
  
  爷爷叹了口气:“所以我让你停工。再这样下去,清河柳编的牌子就砸了。”
  
  第三天傍晚,他们带着精心挑选的柳条返回村里。柳青的背包里多了个小本子,密密麻麻记满了爷爷口述的“节气柳“要诀。
  
  工坊灯火通明,显然没人听她的停工通知。柳青刚要发火,却被爷爷拦住。
  
  “先看看。“
  
  他们悄悄从后门进入。
  
  周明张晓雯几个年轻人正在做茶席,传统龟背纹被解构成可拼接的单元,相互协作的几人动作快速一丝不苟;
  
  五凤朝阳那边则在赶制水波纹的灯罩,但柳青立刻看出不同——这次用的是粗细不一的柳条,粗条为骨,细条为肉。在选柳上,这些妇女们用了心。
  
  李阿婆的角落,老人正在指导三个妇女编织收纳篮。
  
  她离开的这三天,订单在有条不紊地进展着。
  
  柳青站在暗处,看着工坊里热火朝天的景象,突然明白了什么。
  
  她一直把自己当成唯一的推动者,殊不知每个人都在尽力坚守着这份传承。
  
  “爷爷,我想做个尝试。”她轻声说。
  
  一周后,工坊中央多了个展示台,上面摆着四件作品:
  
  春之茶席薄如蝉翼,夏之果篮疏朗通透,秋之灯罩古朴沧桑,冬之收纳筐坚挺方正。
  
  这是柳青设计的“四季”系列,每件作品都用当季柳条编织,并融入节气元素。
  
  “这不只是商品。”她转身面向围拢的学徒,目光郑重,“我想让大家明白,柳编是门活着的艺术,每根柳条里都藏着呼吸与生命力。”
  
  “太牛了!”
  
  工坊里爆发出一阵欢呼。
  
  随后又来了更大的惊喜。
  
  “青子,又来新项目了!”
  
  林森在电话那头兴奋地说,“你设计的四季系列正好赶上我们的年度企划。先订500套,月底能交货吗?”
  
  “多…多少?”
  
  工坊里霎时间鸦雀无声,所有正在忙碌的妇人们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接电话的柳青。
  
  柳青深吸了一口气:“林设计师说,他背后的集团公司看中了我们的设计,愿意先下一百万的订单,包销‘四季’系列…的首批量产产品。”
  
  “一百万?!”
  
  王婶失声惊呼,手里的柳刀“哐当”一声落地,
  
  “额滴娘嘞…这得编多少筐才能挣到?”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窒息般的兴奋。
  
  李婶已经开始掐着手指头算自己能分到多少,赵家媳妇脸上涨得通红,仿佛已经看到了新家电、孩子的学费、翻新的屋顶…
  
  只有柳青,在最初的震惊过后,眉头越锁越紧。
  
  她听着电话那头林森热情洋溢却语速飞快地阐述着合作细节:
  
  “…对,量产,青子!图纸标准化,简化几个最费时的纹样,关键步骤可以用半自动设备辅助…对,就是流水线作业!工期紧,月底先交五千套…”
  
  “林老师,”柳青打断他,声音有些发干,“您知道的,‘四季平安’的核心就是‘节气柳’和纯手工,每一件都不一样。量产…量产就失去它的魂了。”
  
  “哎哟我的柳大设计师!”林森在电话那头笑了起来,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调侃,
  
  “市场要的是这个概念,这个调性!谁真在乎里面用的是春柳还是冬柳?消费者有几个懂?听我的,简化一下,价格打下来,销量翻上去,这才是双赢!你那小作坊才能活下去,才能发展壮大嘛!”
  
  “可是…”
  
  “别可是了!定金三十万一周内打给你!抓紧准备原料招人!合同电子版我马上发你!”林森不容置疑地挂了电话。
  
  忙音响起,工坊里死寂了几秒,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发财了!青丫头!咱们发财了!”“这下好了!我家那口子也不用出去打工了!”
  
  “还是青丫头有本事!”张磊已经拿出计算器,噼里啪啦地算着产能和人工。
  
  周明兴奋地凑到柳青身边:“青姐!太好了!有了这笔钱,咱们就能把粮仓彻底改造了,还能买好多专业设备!ERP系统也能升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