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是不是你
第92章 是不是你 (第1/2页)偌大的议政大厅内,站出来质问的人越来越多。
甚至不仅限于武将,连三位宰相都忍不住站了出来,请太子郭宗训解惑!
而最后,赵匡胤也终于跟随众人的脚步站出来跪倒在地。
其实也能理解!
对于那些武将而言,最难攻打的幽州都拿下了,而且连辽国皇帝都死了,继续北伐可是他们千载难逢的立功机会,而且难度并不大!
放着如此好的机会,他们又怎可能错过?
而对于那些文官而言,能亲眼看到丢失多年的燕云十六州再度被收复,又怎能不向往?
而且所有人都明白,幽州一战后,优势在我,怎能不继续北伐?
郭宗训当然明白这些人的心思,但他却没心思在乎这些人,他的眼里只有赵匡胤!
从理智上来说,老爹遇刺的幕后之人,的确是耶律挞烈的可能性更高!
毕竟遇刺的地方是在大辽行宫内,而且刺客又是契丹人,所以耶律挞烈操作起来也更方便。
而且他的动机也十分合理,辽国皇帝耶律璟因为自己被刺杀身亡,辽国必定会陷入内乱,他耶律挞烈很有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对付老爹郭荣、对付大周!
至于赵匡胤,他一直都在战场上。
就算是他让绝命毒师赵二去做的,那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安排一个契丹人死士藏进行宫对老爹行刺!
但理智归理智!
从个人情感上来说,他还是怀疑这一切都是赵匡胤所为。
还是那句话,其他的都是猜测,但历史上,赵匡胤确实确确实实陈桥兵变了……
只是大军在外,又没有证据,刺客也已经自尽,他拿赵匡胤是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总不能还没到无路可走的那一步,就选择不管不顾,彻底撕破脸与赵匡胤正面对掏吧?
所以,他只能一步步试探。
当然,他要试探的可不只是赵匡胤……
直到几乎所有人都站出来请求说明原因,郭宗训这才皱了皱眉,沉声道:
“怎么,你们是在质疑本宫这个太子,还是质疑父皇?”
闻言,所有人都不由地愣了一下!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六岁的郭宗训如此严肃,甚至说出如此霸气侧漏的话来!
李重进连忙跪倒在地:“太子殿下恕罪,臣等不敢!”
“只是好不容易拿下了最难打的幽州,此时若放弃,那真的太可惜了!”
“臣等实在不解,为何要突然发放弃……”
见状,当即便有不少人开口附和。
郭宗训皱了皱眉,怒道:“没有为什么!”
“这是父皇与本宫一同决定的,怎么,你们是要抗旨吗?”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都不由地露出了气愤的神色,连议论的语气都加重了。
他们实在不理解为何要突然放弃北伐?
更不理解,这太子怎么突然就像是换了一个人,对待众人的态度竟如此蛮横!
难道真的是因为太年轻,太飘了?
不觉间,众人对这六岁神童的态度,已然发生了改变……
就在众人议论之际,张永德也开口道:“太子殿下,臣等怎敢抗旨?”
“当初若不是您,幽州是决然不可能如此轻松拿下的,辽国皇帝耶律璟更不可能遇刺身亡。”
“但臣实在不解,您的计策已然成功,大辽必将陷入内乱而无力抵抗我大周铁军!”
“这种情况下,整个燕云十六州可以说是唾手可得,突然放弃北伐,实非明智之举……”
此言一出,就连慕容延钊、石守信等大将也都纷纷出言附和。
很明显,比起李重进,赵匡胤的那些“兄弟”们与张永德的关系更好一些!
郭宗训再次皱了皱眉,冷笑道:“看来你们真是一点也不把本宫这个太子放在眼里啊!”
说到此他突然加重语气,沉声道:“本宫再说一次,这是父皇的命令,也是本宫的命令!”
“父皇说过,他若不在,诸事皆由本宫决断!”
“所以你们记住了,本宫的规矩就是规矩,本宫的命令就是命令!”
“至于为何要放弃此次北伐,本宫没必要告诉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