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哈哈哈,大周 > 第15章 捡到宝了

第15章 捡到宝了

第15章 捡到宝了 (第2/2页)

史书上有这个人吗?
  
  郭宗训想了想,没想起来便作罢了,又问道:“多少岁?”
  
  “二十!”那人声音依旧洪亮。
  
  突然,郭宗训像触电一般,猛地看向王杲:
  
  “等等!”
  
  “你叫王杲?日木杲?”
  
  王杲点点头:“正是日木杲!”
  
  郭宗训瞬间兴奋了起来,只因他突然想记起来,《宋史》有关于此人的记载,甚至还有专门的《宋史・王杲传》。
  
  没记错的话,此人在柴荣时期默默无名,但在宋朝建立后屡立战功,最高担任过唐州刺史和灵州副部署。
  
  而且史书明确记载,他曾率部平乱,斩首万级。
  
  虽然官职不是特别高,但作为一个没背景的普通人,凭借战功能在史书上留下传记,这已经是天花板级别的了!
  
  捡到宝了!
  
  不仅与此时看不惯赵匡胤,甚至还是个妥妥的潜力股!
  
  郭宗训双眼放光,大声道:“很好,从现在起,你就是本王行营的第一个都头!”
  
  此言一出,现场瞬间哗然一片!
  
  包括曹彬在内的三十道惊诧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梁王。
  
  这就是让他当都头了?
  
  都头可是能统领百人的大官儿啊!
  
  凭什么啊?
  
  就凭王杲的那几句话,就直接当都头,这也太夸张了吧?
  
  惊诧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似乎都有些回过味儿来了,议论声也逐渐统一:
  
  “什么情况?”
  
  “难道只要说赵指挥使的坏话,就能升官?”
  
  “莫非梁王很厌恶赵指挥使?”
  
  “早知道是这样的话,我们也可以说啊……”
  
  “可不应该啊,谁不知道赵指挥使是陛下的心腹爱将,梁王怎么会厌恶他呢……”
  
  此刻,就连曹彬也有这样的困惑,他迈开脚步来到郭宗训身边,轻声说道:
  
  “殿下,末将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郭宗训深深看了眼曹彬,皱了皱眉,竟直接大声道:“都是自己人,不必遮遮掩掩,有什么话就大声说出来!”
  
  看着郭宗训那双坚定的眸子,曹彬先是愣了愣,又扫了眼神情各异的甲士们,犹豫片刻后这才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
  
  “殿下,末将以为,治军之道,在严明、在公允!”
  
  “殿下不经考核,而是只凭王杲那几句便让其当都头,这有失公允!”
  
  “而且,这样的行为只会让将士们觉得说一些讨殿下欢心的话就能得到提拔,长此以往只会助长歪风邪气……”
  
  郭宗训突然微微一笑,打断道:“曹都监是不是以为本王只是因为王杲说赵指挥使的坏话,所以提拔王杲?”
  
  曹彬张了张嘴,却还是一个字都没能说出口。
  
  郭宗训并不恼,转而看向那些甲士,大声道:“你们是不是也这么认为?”
  
  整个舱内陷入了一片死寂,没人敢说话。
  
  郭宗训等了片刻,大笑两声,道:“没错,本王就是因为他说了赵指挥使的坏话,所以才提拔他!”
  
  曹彬心中一怔:这怎么能行?
  
  赵指挥使可是陛下的心腹爱将,而且立功无数,更何况如今又是在北伐途中,要不了多久就会打仗,正是需要重用赵指挥使的时候。
  
  即便你是梁王,即便你是神童,也不可凭个人喜好,便公然说朝堂重臣的坏话啊!
  
  若传到陛下和赵指挥使那里,说不定会引得君臣离心,于北伐不利,于朝堂不好!
  
  梁王啊梁王,你这终究是稚子心性啊……
  
  想到此,曹彬不由地再次张开嘴:“殿下……”
  
  不料,他话未说出口,郭宗训便大声说道:
  
  “实话告诉你们,本王看重的并不是他说赵指挥使的坏话!”
  
  闻言,众人都不禁再次议论了起来。
  
  就连曹彬也懵了,不解地看向郭宗训:
  
  什么情况?
  
  一会是,一会又不是?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郭宗训扫过众人,再次看向曹彬,嘴角微微勾起:
  
  老曹啊老曹!
  
  我当然不会告诉你,我提拔王杲是因为史书有他的单独传记!
  
  你可知,你们都是我捡到的宝!
  
  你是大宝,他就是小宝!
  
  我也不能告诉你我是真的很讨厌赵匡胤,因为历史上不到十个月后,他就会欺我孤儿寡母,抢我皇位!
  
  而你担心的问题,我又何尝不知?
  
  不然我早就直接以母后托梦的形式告诉老爹郭荣,说他赵匡胤野心太大,一旦有变,将来必会夺权篡国,必须尽早除掉!
  
  唉!
  
  本王只能先忽悠忽悠你们了……
  
  收敛心神,他大声道:
  
  “本王之所以提拔王杲,是因为他与你们不同,不会只凭借传闻或者表象便人云亦云!”
  
  “他有他自己的原则……”
  
  ——————————————
  
  说明:
  
  1、《宋史・王杲传》记载,“咸平五年,出为亳州永城县都监。被召,将入见,以疾亟弗果。卒,年六十四”。
  
  据此推算,王杲生于939年,显德六年(959年)时,他正好二十岁。
  
  2、也是据《宋史・王杲传》记载,王杲在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年)应募为卒,隶属先锋部队,随周世宗柴荣北伐收复三关,此时他仅是普通士兵,尚未崭露头角。
  
  但在赵匡胤建立宋朝建后,参与征讨泽潞、平定扬州等战役,逐步升任散指挥使、马军副都军头。
  
  《崇祯历城县志》、《济南传》等地方志也有相关记载。
  
  3、关于斩首万级,《宋史・王杲传》原文记载“李顺乱,与尹元并为西川招安使,败贼,斩首万级,以功真拜唐州刺史。”
  
  4、王杲此人清廉自持、治军有能,史载其“监河北,有能声”,且作战勇猛,是典型的“以功立身”型武将。
  
  唯一记载的过错是因“转饷河西失期”被贬,属于履职失误,但未涉及品德或能力上的重大缺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