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真是神童
第12章 真是神童 (第1/2页)看着王溥那双充满赞赏与欣赏的眸子,赵匡胤皱了皱眉。
说实话,他并不认为这个世上真有什么神童降世。
在他看来,赵普的那句话才是真理:梁王是不是神童不重要,陛下需不需要梁王是神童才重要!
但作为好友,他是了解王溥这个人的,此人虽然表面儒雅,实则心高气傲。
如果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王溥绝不会在私底下如此夸赞一个只有六岁的孩童,即便是梁王!
“王相,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赵匡胤轻声问道。
王溥看了看周围,随即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告诉你个秘密!”
“咱们大周的朝堂制度很有可能会因为梁王而改变!”
赵匡胤瞬间瞪大了眼睛:
朝堂制度?
梁王?
他实在很难想象这两个词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
朝堂制度这可是一个政权的根本,怎么可能因为一个年仅六岁的梁王而改变?
皱了皱眉,他狐疑地看向王溥:这家伙是喝多了吧?
可他身上也没酒味啊……
“王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赵匡胤再次压低声音追问。
王溥捋了捋胡须,目光灼灼、神色钦佩地说道:“你是不知道啊,咱们这位梁王,当真乃千古第一神童!”
“本官今日真的是大开眼界、大开眼界啊……”
王溥将之前御舱内发生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比如梁王是如何解决棘手的政务,如何建议组建内阁等等。
说到激动处他甚至眉飞色舞、瞠目赞叹!
听完王溥的讲述,赵匡胤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六岁!
年仅六岁就能处理棘手的政务?
而且还能推动陛下组建内阁,参与政务?
这真的可能吗?
赵匡胤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的眉头都快拧成一条了,难以置信地追问道:
“王相,您莫不是在说笑吧……”
王溥捋了捋胡须,笑道:
“不用如此大惊小怪!”
“我们三人刚开始也如你这般难以置信!”
“但事实就摆在眼前,梁王殿下真的是难得一见的神童……”
说到此,他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话题一转,道:“好了,不和你多说了!”
“我还有要事,不能让那两个家伙抢了先……”
王溥微微行礼,随即迈开脚步离去,但刚走两步,他又停了下来,回头看向赵匡胤,意味深长地说道:
“赵大人,如今看来,那皇子行营都监本应该是你的啊,可惜,真是可惜啊……”
说罢,便头也不回地离去了。
看着王溥离去的背影,赵匡胤愣在了原地,口中不由得低喃道:“难道世上真有神童……”
……
“什么?”
“难道那梁王真是神童?”
将舱内,听完赵大的描述,赵匡义瞬间惊得目瞪口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赵大瞥了眼赵匡义,随即看向若有所思的赵普,叹息道:
“王相之言,怎会有假?”
赵匡义站了起来,来回踱步:“不可能,我还是觉得不可能!”
“这世上哪有如此厉害的六岁稚子?”
赵大沉声喝断道:“够了,你是不信我还是不信王相?”
赵匡义瞬间像是霜打的茄子:“兄长,我不是这个意思……”
此时,一直沉默的赵普突然半眯着眼开口道:“这种大事,王相是不会骗明公的,而且这种事很容易验证,只需看日后内阁制是否会正式推行,陛下又是否会每日午休即可。”
赵匡义追问道:“那会不会是有人背后指使?”
“之前赵书记你不就说过,梁王是不是神童不重要,陛下需不需要他是神童才最重要吗?”
赵普摇摇头,道:“现在看来不太可能!”
“仅处理那棘手的政务与内阁制这两点,就绝不可能是有人指使的!”
赵匡义疑惑道:“为何?”
赵普捋了捋胡须,神情严肃:“因为没人能有如此才华,哪怕是王朴在世,也不可能想到内阁这种天才的想法!”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梁王真的是神童!”
赵匡义被这句话点醒,瞬间意识到了什么:“赵书记言之有理!”
随即又叹了口气,道:“只是一个六岁的孩童竟能处理棘手政务,甚至日后还要参与政务,这、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
说到此,赵匡义神情愈发凝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赵书记之前的担忧还真不得不防了。”
“陛下如此重视梁王,可大哥你又说梁王不喜你,若有朝一日梁王真的成长起来,只怕我们落不得好啊……”
闻言,赵大皱了皱眉:“怎么,现在相信赵书记的话了?”
“之前不还说赵书记杞人忧天吗?”
赵匡义只觉得自己脸上火辣辣的,低下头,轻声嘟囔道:“赵书记之前不也不相信梁王是神童吗?”
“而且大哥你虽然嘴上不说,但你内心不同样不相信吗……”
赵大皱了皱眉,沉声道:“你说什么?”
赵匡义连忙找补:“没什么,就是好奇,即便梁王是神童,可他为何不喜兄长你啊?”
“你与他并没有什么接触?”
赵大摇摇头:“这也是我疑惑的地方,但我的直觉绝不会错!”
说到此,他不禁又想起了在酸枣门时,郭宗训向他投去的怪异笑容。
“梁王虽然小小年纪,但我非常肯定,那双眸子里似乎藏着对我很深的敌意……”
赵匡义揉了揉额头:“可这到底是为什么?”
“难不成是知道兄长你与其他武将交好,甚至结拜的事……”
见赵家兄弟二人纷纷陷入沉思,赵普的神情也愈发凝重了起来。
按理说,一个六岁稚子的不喜,哪怕是个神童,也绝不至于引起他们如此大的担忧。
但他很清楚,这些年明公赵匡胤利用职务之便,与众多武将交好,更是有九个结拜兄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