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雪崩来临前......
第138章 雪崩来临前...... (第1/2页).
格雷厄姆这句略带嘲讽的反问,让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
事实就摆在眼前。
无论动机多么难以理解,【沉默术】的出现,都将嫌疑的矛头指向了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方向。
最终,首席大法师缓缓开口,结束了这场讨论。
“不管是谁干的,现在追究这个已经没有意义了。”
“维也纳的怒火已经烧到了顶点,战争的阴云正在笼罩整个欧罗巴”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解开这个谜题,而是提醒女王陛下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风暴。”
他的话,让在场的所有大法师都沉默了。
是的,当名为‘世界大战’的雪崩即将吞噬欧罗巴大陆的所有国家时,再去纠结到底是哪一片雪花先开始的,已经毫无意义。
……
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欧罗巴的每一片雪花,都开始了它自己的勇闯天涯。
6月29日,斐迪南大公遇刺的第二天。
在奥匈帝国官方发布那份嫁祸声明之前,一场帝国紧急会议就在霍夫堡皇宫召开了。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板着脸,没有人说话。
只有陆军总参谋长康拉德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皮靴敲击大理石地面的声音,一下下冲击着众人的神经。
这一次,再也没有人能够制衡以他为首的帝国鹰派了。
斐迪南大公的死,抽走了鸽派最后一根主心骨。
而就算是那些平日里最主张和平的政客,此刻也找不到任何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的理由。
帝国的皇储,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帝国自己的领土上,被一枚火球术炸得尸骨无存
如果帝国对此都不能做出最强硬的回应,那么外界只会认为,这个古老而庞大的帝国,已经沦为了一个可以任人宰割的羔羊。
“战争!”
康拉德终于停下了脚步,他用手掌猛地拍在会议桌上,发出一声巨响。
“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战争!”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决绝。
在随后的2个小时里,康拉德一个人主导了整场会议的走向。
据事后统计,在这场决定帝国命运的紧急会议上,康拉德一共说了一百二十七次‘战争’。
到了最后,所有参会者的意见都达成了一致。
向塞尔维亚王国宣战。
必须用一场无可辩驳的军事胜利,来洗刷帝国蒙受的耻辱,并彻底解决这个盘踞在巴尔干半岛的心腹大患。
6月30日下午,美泉宫。
奥匈帝国外交大臣利奥波德·冯·贝希托尔德,将会议的最终结果,呈报给了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老皇帝静静地听着贝希托尔德的汇报,布满皱纹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他很清楚,这场战争已经无法避免。
但在巴尔干半岛这个‘火药桶’上坐了这么多年。
让他比在场的任何人都更明白一个道理——在欧罗巴大陆,从来就没有一场孤立的战争。
“开战可以。”
老皇帝终于开口。
“但是,我们必须首先获得我们盟友的承诺。”
“贝希托尔德,你亲自去一趟德累斯顿,我需要萨克森帝国皇帝阿尔伯特二世的保证。”
“我需要知道,当我们的军队踏入塞尔维亚的土地时,我们的背后站着的是一个忠诚而强大的盟友。”
7月5日,德累斯顿,无忧宫。
一辆黑色轿车在皇家卫队的引导下,缓缓驶入了这座宏伟的宫殿。
车门打开,奥匈帝国外交大臣利奥波德·冯·贝希托尔德走下车,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抬头望向这座萨克森帝国的权力中心。
在皇帝阿尔伯特二世的书房里,贝希托尔德亲手将那封来自维也纳的信件,递交到了萨克森皇帝的手中。
信封没有过多的装饰,只用朴素的火漆封缄,上面印着哈布斯堡家族的徽记。
阿尔伯特二世拆开信件,快速地阅读着。
信是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亲笔所写,字里行间充满了老皇帝的悲痛与愤怒,但核心内容却只有一个。
奥匈帝国即将对塞尔维亚王国采取军事行动,萨克森帝国是否愿意履行《萨奥同盟条约》,与奥匈帝国在政治和军事上保持完全一致。
看完信,阿尔伯特二世沉默了片刻。
他将信纸轻轻放在桌上,然后对贝希托尔德说道:
“我会在今天下午,给尊敬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陛下一个明确的答复。”
贝希托尔德微微躬身,退出了书房。
他知道自己能做的已经都做了。
接下来.就看萨克森人的选择了。
很快,帝国宰相霍尔维格、陆军总参谋长小毛奇等一众帝国高层,被紧急召集到了无忧宫。
在随后的帝国最高级别部长会议中,阿尔伯特二世将奥皇的亲笔信传阅给了每一个人。
当信件传到总参谋长小毛奇手中时,这位帝国军方的最高统帅几乎没有丝毫犹豫。
“陛下,我们必须支持奥匈帝国。”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