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当科幻照进现实(二)
第149章 当科幻照进现实(二) (第2/2页)“没事,我跟女儿都在呢。”
丈夫替她轻轻揉了揉腿,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
“到时候,你进去做手术,我带着女儿在外面等。
她今年文艺汇演,要演话剧《雷雨》里面的四凤,到时候咱们一起去。”
“嗯,辛苦你了。”
周芝反手握住丈夫的手,眼眶微微泛红。
……
……
相似的情节,相似的遭遇。
不断在华夏全国各地上演。
一张张严谨的报名表。
一封封真情流露,言辞恳切的申请书,雪花一样,飞向京北第七医学中心。
在这里,有专门为了这项新技术开辟的独立病区,以及第一批参与技术培训的医疗人员。
整个报名过程,严格而繁琐。
长达几十页的手术知情同意书里,罗列了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
神经排斥、感染、机械故障、信号错乱……
每一名报名者,都在阅读完后,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她们,他们,想要站起来!
想要和健康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脚,结结实实踩在地上!
最终,经过层层筛选和全面评估,千人名单准时公布。
林晓曼、陈宏远、周芝三人也成功入选。
……
……
京北第七医学中心,“启明星计划”独立病区。
第一批接受仿生机械脊椎植入手术的病人,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
不止是他们的家属和爱人。
全京北,全国,全科学界,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期待着结果。
有人诅咒谩骂。
有人满怀期待。
有人心怀恶意。
有人与有荣焉。
有人怀疑至上。
……
……
由于涉及到病人隐私,所以手术过程需要保密。
但陈宏远相当大胆。
他在收到官方“暗示”后,联系媒体,用远航公益的名义,对手术过程全程直播。
当主刀医生拿起那段银灰色,流线型的仿生脊椎时,所有正在观看直播的人,全都屏住了呼吸。
……
……
纽城、某顶级对冲基金内部战略会议现场。
巨大的环形屏幕上,以往股票基金,数据分析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场有些古怪的手术直播。
陈宏远的个人信息,以及滚动刷新的数据分析,被实时翻译在屏幕上。
“先生们。”
“地平线计划”发起人,理查德·范斯通用指关节敲击桌面:
“请把你们掉在地上的下巴捡起来各位——
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什么科幻电影,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华夏,在生物机械融合领域,把我们,以及我们投资的生物科技公司,甩开了至少一个世代的距离。”
会议室陷入沉默。
只能听见这些优雅的女士和先生们,轻轻的吸气声。
“我的分析团队,递交上来的报告认为,这项技术,均超过我们现有科技的认知范畴。”
“地平线计划”投资人之一,伊莎贝拉·索恩眼神瞬间亮了起来:
“生物机械融合领域的重大突破,足以证明,华夏已经掌握了某种,能够制造仿生人战士的技术!
而我们地平线一直在苦苦寻找的,那位‘冰行者’女士,或许不是……个例。”
“你是说‘冰行者’是生物机械技术的产物?”
有人低声吼道:
“我不关心它是怎么来的!小姐,我只关心这件事意味着什么!”
“一项全新的,价值数百万亿美元的产业,正在古老的东方诞生!
这个市场有多大?想象一下吧!
而我们,却被无情地阻挡在门外!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