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友商是傻X”!
第34章 “友商是傻X”! (第1/2页)“啧——友商的车子做得也太差了,这生产工艺……”
星辰总部。
新到的几台车子,摆在调试场地。
许易本意是喊来几名高管,一同确认专利细节问题。
但光是看到车身,王景明就忍不住吐槽了。
这种程度的公差,是怎么生产得出来的?
已经不需要用专业角度去分析了。
前车门的接缝处,缝隙居然快能塞进小半根手指,前机盖的棱角左右也不是水平的,再看B柱和往后的位置,哪哪都有问题。
“怎么?这车有什么大问题么?”
许易不禁问。
“大问题也没有,应该是为了赶进度,开模没有做好精度校准,导致车身的各个接缝处公差太大了,这个问题可大可小……”
王景明微微摇头,“轻微一点,可能就是个美观性的问题,细节肯定过不了关,要是严重点,也可能导致密封胶条覆盖不对位,额外的异响,震动导致零件脱位这些问题。”
汽车本身就是由几百上千个零件组装而成,所以公差和缝隙问题,也是一直普遍存在的行业问题。
质量过关的生产厂家,能够比较好的控制这些细节,使得原本高级的整车设计变得更精致,细节更对称。
而生产工艺拉胯又对这方面没有专门质检的厂家,细节处只能用“糟糕”两个字来形容。
只是一般的消费者,很少关注这方面。
如果他们把眼睛凑上去,仔细盯着自己的车看,就会发现其实整车的接缝处,会有一些轻微的不平整,或是不对齐的状况。
“你的意思是,他们线下质量可能会暴雷?”许易内心一动。
王景明开口,“不能保证一定会发生这种事,但我觉得整体概率还是挺大的。”
工业品只有经过完善的质检和下线标准,才能保证品控。
但在友商的车子上,他没有看到所谓的“品控”。
也难怪他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推出几款高仿车到市场,其实压根就没完整测试和质检!
市场的内卷,互相竞争碾压降价,在消费者看来有时候是好事。
但一个控制不好,那可就是线下品控质量崩塌的开始。
严重一点,还可能引起大批量故障。
这种状况在国内的案例,不说数不胜数,也算是每年都有了。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基本只关注了价格。
…
“许总,按照你刚才说的,我们检查的结果出来了。
根据实车已经可以基本确定,友商的这几款车子,几乎没有做任何规避专利的细节设计,如果被起诉的话,被告倒的概率极大。
特别是这个雷丁汽车,直接冒用人家911的商标命名,已经构成整车侵权证据链了。”
俞年快步走过来说道。
控告专利侵权的流程很复杂,可一旦要是确认了完整证据链,那整个过程就十分简单了。
事实上,业界侵权的行为太普遍了,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大公司也懒得管这种事情,相关的案件太多,人力物力时间成本都降不下来。
但针对有些涉及到利益冲突的侵权行为,即使程度没有那么严重,通常也会很快立案诉讼。
原本。
俞年针对友商的这种行为,心里是深通恶绝的。
这个月按计划是要冲击两万五,三万销量。
从之前的增长率来看,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谁能想得到,友商的“高仿车型”竞品上市这么快,而且一个个的还疯狂做优惠,价格定的比他们低也就算了,线下的门店还刻意针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