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碰瓷都来了?
第22章 碰瓷都来了? (第1/2页)“这是好事啊。”
没一会。
许易也把视频看完了。
然后就有些哭笑不得了。
在他看来,这个车评人的评价还算中肯了。
起码没有胡乱抹黑。
按照正常汽车工业的标准去衡量,的确是不合格。
“可是,这样抹黑咱们,线下的销量恐怕……
而且还有人在网上艾特保时捷官方号,说要告我们的车子侵权。”
俞年担忧道。
“不急,让子弹再飞一会。”
许易摆摆手。
短时间来看,他们的前途绝对是光明的。
被网络评判反倒是变相扩大知名度了。
原因很简单。
下沉市场的需求并不会因为这些评判的声音而消失,反而会让更多的人,注意到他们的产品。
就像前世爆火的拼夕夕事件一样。
那些十块钱的电饭煲,一百块钱的电视机,人们难道真的不知道这些是工业垃圾吗?
哪怕是被人喷,被揭露不符合工业质量标准,销量依然不断暴涨。
因为在国内,人均收入没提高起来之前,就是有相当大的人群,需要这些产品。
在这个领域,人们根本不看重所谓的品牌,工业标准,只看重绝对的性价比,和自身的需求能不能得到满足。
如果需求都得不到满足?
那还谈什么品牌,谈什么质量。
他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下沉领域把质量做到最好即可。
只要他们的车子有这个价值,消费者就会继续支持。
“我们的销量还在继续增长,现在不光北方几个大省覆盖,连南方几个省份也打通了渠道,那边的微型车市场同样不小,接下来两个月,每月突破两万台销量应该问题不大……”
“而且自研电机也在赶进度了,到时候利润还可以进一步提升。”
研发部新招了一批人才,成立了电机电控研发项目组。
内部项目代号是“V1电机”。
当然。
相比这个许易还是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拓展南方市场上。
郑国昭这个渠道商,合作之后出力有点超乎他预料。
不光帮他们快速打开了山栋市场,还迅速动用关系,帮他们对接了一些省外的渠道。
要不然销量也不会起的那么猛。
当然。
这也是他们车子本身卖爆了的缘故。
有点商业头脑的都看得出来,绝对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对接起来也是迅速无比。
有钱不挣才是傻子!
现在摩托车市场出现大片空缺,也让三轮车和微型四轮车有了更大的空间。
“许总,还有一件事,雷丁汽车公司发来邮件,控诉我们品牌侵权,要求赔偿……”俞年又说道。
他过来除了车子上热搜这茬,这封邮件也是要汇报的。
“什么?雷丁公司?”
许易微微愕然。
这消息让他感觉莫名其妙。
侵权?
他们侵什么权了??
他和这家公司有关系吗?
“准确的来说,这个事情是渠道商搞出来的,郑国昭那边引进我们的新车后,利用雷丁汽车的客户群引流,还挂了对方的logo……”
俞年哭笑不得的解释道,把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准确的来讲,这算是郑国昭个人和雷丁汽车的“个人恩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