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皇上,得加钱!(今天会有三更,狂求收藏,求追读)
第66章 皇上,得加钱!(今天会有三更,狂求收藏,求追读) (第2/2页)血战,至死方休!
……
两河口,宽河与滦河交汇处。
蓟镇总兵孙祖寿站在河畔高坡上,花白胡须结着冰霜,目光凝重扫视地形。
身后,五千蓟镇步兵正依托临时架起的偏厢车拒马,构筑营垒。天寒地冻,士卒动作却不慢,显是吃饱了饭,银子没白拿。
一骑快马奔来,是孙祖寿族弟孙祖义。他飞身下马,单膝跪地:“总镇!打退了鞑子,斩首三十七级!抓了个蒙古舌头,缴获战马二十匹!”他声音低沉下去,“宽河堡……逃出来的弟兄,也带到了。”
孙祖寿心头一紧,猛地转身。
十几个浑身浴血、相互搀扶的身影被带过来。为首的王二狗,用颤抖双手捧着一块血污烟尘覆盖、仍能看出鎏金轮廓的腰牌
噗通跪倒,泣不成声。
孙祖寿接过冰冷的腰牌,看见上面“御前侍卫”铭文编号,手指微颤。
“好兄弟啊!”孙祖寿声音沙哑,“怪我……都怪我!来晚了!”
他仿佛看见李居正那精悍汉子,带着几百弟兄,在冰天雪地里与数倍之敌血战至死。
王二狗哭出声,嘶哑诉说宽河堡最后几日惨烈血战,说李总爷如何带他们挖陷坑垒土墙,如何把生路留给有家小的兄弟,自己赴死……
周围将领亲兵无不动容,许多汉子红了眼眶,死死攥紧兵器。
同来的中协参将张安,满脸悲愤。上前一步低声道:“总镇,节哀……眼下,两河口地势紧要,控扼宽河、滦河两条道,是阻敌南下犯喜峰口,西进威胁滦河堡的关键。末将以为,当立即在此立寨,与滦河堡成犄角之势。”
孙祖寿深吸一口冷气,重重点头“此地,必须守住!”
他一挥手:“把蒙古舌头带过来!”
一个捆得结实、鼻青脸肿的喀喇沁俘虏被推搡过来。孙祖寿猛地抽出腰刀,冰凉刀锋贴俘虏脖颈,用蒙古话厉喝:“说!你们队伍里,有没有建州女真?哪个旗的?来了多少?主将是谁?!”
俘虏早被收拾服帖,此刻被雪亮战刀和孙祖寿身上百战悍将的杀气一逼,魂飞魄散,磕巴全招:
“有……有……是大金国……建州的镶蓝旗……阿敏贝勒亲自带的兵,足足两千精兵!还有白甲兵……就是他押着我们洪台吉,逼我们没日没夜打宽河堡……打了四天,死了老多人,光填壕沟就死了五六百……要不是他们在后面拿刀逼着,用箭射逃兵,我们早跑了……”
孙祖寿和张安对视一眼,心往下沉。果然是建奴精锐掺和,难怪宽河堡打得那么惨,李居正拼尽全力也只守了四天。
“把俘虏押下去,严加看管!”孙祖寿下令。
待俘虏带下,孙祖寿对张安沉声道:“阿敏手握重兵,占宽河堡以逸待劳。我军虽到,兵力不占优,仓促反攻,胜算不大。当务之急,是借两河口地利,尽快立下坚固营寨,先扎个车营,堵死鞑子扑向喜峰口和滦河堡的路!然后……就在此地,修一座能屯几千兵马的城寨!”
“在边墙外修屯兵几千的城寨?”张安眉头紧锁,面露难色,“总镇,这法子固然是阻敌上策,可……花费太大啊!土木砖石、工匠粮秣、军士赏银......如今朝廷,真能拨给咱蓟镇这么多银子?”
孙祖寿的眉头紧拧,蓟镇边墙几百里长,多年失修,许多地方矮小单薄。朝廷年年喊修墙,银子总不见影。兵力也捉襟见肘,分散防守处处是漏洞。
所以才要在宽河、滦河这等要道,依地形修一系列坚固堡寨,层层防御,就算挡不住敌军主力,也能拖住他们脚步,及时报信。
可问题是......没钱!
宽河堡为啥是木堡?为啥只几百人守?根子就是“穷”!要是砖石坚城,粮草充足,兵甲齐备,配上李居正那样的悍将,阿敏能轻易得手?
李居正……说到底,还是穷死的!死得壮烈,那是万岁爷一番动作,让蓟镇稍微有了点钱。
可要打败建奴,得加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