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新土木堡?
第9章 新土木堡? (第2/2页)他声音虽轻,却字字如金石掷地:“有了这支兵在手,待朕回京之日,便是乾坤肃清之时!届时,朕再风风光光地迎玉凤入主中宫!”
此言一出,如同拨云见日!张皇后眼中瞬间爆发出明亮的光彩!她终于完全明白了小叔子的深谋远虑!原来,亲赴蓟镇不仅是解决眼前的兵变危机,更是要借机牢牢掌握一支属于自己的、能战敢战的武力!有了这支力量作为后盾,什么魏忠贤,什么阉党余孽,都将如土鸡瓦狗般不堪一击!这步棋,看似行险,实则直指核心!
“皇上……圣明!”张皇后长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了自天启皇帝驾崩以来最为振奋的笑容,“臣妾明白了。宫中之事,皇上尽可放心。有臣妾在,有徐公公、王公公在,定保坤宁安宁,静待皇上凯旋!”
周玉凤虽对军政大事懵懂,但见皇嫂如此郑重其事地支持皇帝,又感受到皇帝话语中那股令人心安的力量,心中的恐惧也消散了大半。她抬起泪眼朦胧的眸子,痴痴地望着朱由检,用力地点了点头。
安抚好了后宫,朱由检心中大定。他最后深深看了周玉凤一眼,仿佛要将她此刻的模样永远刻入心底,这才松开手,对张皇后点了点头,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坤宁宫。他还有许多行前的部署要交代,时间紧迫。
同一时刻,肃宁伯府,密室。
烛火摇曳,昏黄的光线将魏良卿那张因焦虑和愤怒而扭曲的脸映照得如同鬼魅。他对面坐着的是客氏之子,刚刚丢了官职的侯兴国。侯兴国面如死灰,双手死死捏着一封书信,指节捏得发白,手背上青筋毕露——那是他母亲客巴巴今早刚刚派人递出宫外给他的亲笔手书!
“……娘亲……竟被罚议罪银一百五十万两!”侯兴国声音嘶哑,带着哭腔,更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恐惧,“其中三十万两……三十万两啊!必须即刻缴入内库!余下一百二十万两,限期六个月!这……这简直是割我的肉,剜我的心啊!”客氏多年积蓄虽丰,但骤然要拿出如此巨款,对侯家来说也是伤筋动骨,十去七八!
魏良卿一拳狠狠砸在紫檀木桌面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他咬牙切齿,眼中满是怨毒与不甘:“哼!一百五十万两?好大的胃口!小皇帝这是要把我们往死路上逼!什么‘暂缓查抄’,不过是钝刀子割肉!良卿,你还没看明白吗?他昨日在文华殿上那副嘴脸,还有今日这旨意,哪一样是真心要放过我们魏家?他是在温水煮青蛙!等着把我们榨干,再一脚踩死!”
他猛地站起身,在狭小的密室里焦躁地踱步,像一头困兽:“我叔父也是糊涂!竟被那小儿的虚言恫吓住,还说什么‘认罪伏法,静待圣裁’?裁什么?裁我们的脑袋吗!小皇帝恨我们入骨,一旦让他彻底站稳脚跟,你我,还有叔父,全都死无葬身之地!”
侯兴国被魏良卿的咆哮吓得一哆嗦,想到母亲还在南台岛上受苦,自己家产即将不保,更是六神无主:“那……那肃宁伯,我们……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坐以待毙?”
“坐以待毙?”魏良卿停下脚步,脸上露出一丝狰狞的冷笑,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不!我们绝不能引颈就戮!小皇帝不是要出京去蓟镇‘抚军’吗?好!好得很!这真是天赐良机!”
他凑近侯兴国,声音压得极低,如同毒蛇吐信:“蓟镇毗邻长城,墙外便是蒙古诸部!那些化外蛮夷,只认金银,不识忠义!我们……何不花重金,买通一两个凶悍的部落?让他们在皇帝‘抚军’途中,或者就在蓟镇附近……来一场‘意外’?”
侯兴国倒吸一口冷气,脸色瞬间惨白如纸:“买……买通蒙古人?袭……袭击圣驾?!这……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他脑子里瞬间闪过“土木堡”三个血淋淋的大字。
“诛九族?”魏良卿嗤笑一声,眼中是破釜沉舟的狠绝,“不干,难道我们就能活?那小皇帝会放过我们?与其等他来杀,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只要做得干净,谁能查到我们头上?到时推给边军哗变,或是蒙古入寇,死无对证!小皇帝一死,京中必然大乱,到时候选个冲龄幼主,还不是我叔父……或是你我,说了算?”
巨大的恐惧和魏良卿描绘的“生机”在侯兴国心中激烈交锋。想到那即将被夺走的巨额家财,想到母亲在南台岛上度日如年的惨状,想到小皇帝那奸诈狠辣……侯兴国眼中最后一丝犹豫也被怨毒和疯狂取代。他猛地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声音带着破音的嘶哑:
“干了!我侯家还有些底子!只要能保命,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只是……联络蒙古部落,非同小可,需得万分隐秘,找可靠之人……”
魏良卿见他终于上船,眼中闪过一丝得色,阴恻恻地笑道:“放心!我自有门路。张家口那边,有的是‘神通广大’的晋商……只要银子给够,让他们把消息递到土默特或者喀喇沁的台吉帐中,易如反掌!眼下最要紧的,是凑出买命的金子!越快越好!交出三十万两后,你家还能拿出多少现银,不够的数,我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