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引入
绩效引入 (第2/2页)"董事长,我认为目前的考核制度可能会影响部门协作..."
"你懂什么!"张淑芬不耐烦地挥手,"周经理是专家!人家在大城市做过多少大企业!"
李国强暗自叹息。他曾在国企担任高管,退休后被猎头推荐到这个民营工厂,本以为能发挥余热,现在看来情况比他想象的复杂得多。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国强默默观察着工厂的运作。周志强的"相互找错"制度很快显现出效果——晨会上,各部门开始互相指责;生产线上,工人因为害怕被同事"举报"而不敢提出合理化建议;技术部的设备更新计划被财务部以"没有发现五个错误"为由驳回。
更令人不安的是财务数据。李国强几次要求查看完整报表,都被王丽华以"董事长特批才能看"为由拒绝。而当他试图向张淑芬反映时,这位董事长只是不耐烦地说:"王丽华跟我二十年了,从没出过错!"
一个周五的下午,李国强偶然在财务部门口听到王丽华和周志强的对话。
"...这个月的服务费又该打了。"周志强的声音。
"放心,已经安排好了。"王丽华笑道,"不过下季度开始,我们要提高分成比例。"
"你胆子越来越大了。"
"怕什么?那个老太婆连报表都看不懂。至于新来的副总,我已经准备好'材料'了..."
李国强悄悄退开,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第二天,李国强"偶然"在食堂与赵刚同桌吃饭。
"赵主管,厂里最近有设备采购吗?"李国强状似随意地问道。
赵刚摇头:"三年没更新了。不过上个月财务部批了一笔二十万的'设备维护费',奇怪的是我们部门根本没收到这笔钱。"
李国强眼睛一亮:"有审批单据吗?"
"有复印件。"赵刚压低声音,"我留了个心眼。"
当晚,李国强在赵刚家中看到了厚厚一叠材料——虚假采购单、重复报销凭证、虚报的加班费...证据确凿,王丽华和周志强联手侵吞了至少数百万资金。
"为什么不举报?"李国强问道。
赵刚苦笑:"前年有个质检主管举报过,结果第二个月就因为'绩效考核不合格'被开除了。董事长只听王丽华的。"
李国强沉思良久:"我们需要更直接的证据。"
机会很快到来。月底的全厂绩效考核会上,王丽华突然发难:"根据员工反映,技术部存在严重管理问题!赵主管经常擅自离岗,还虚报加班费!"
赵刚猛地站起来:"胡说八道!"
周志强敲敲桌子:"王主管提供了具体时间和证据。按照制度,赵主管本月考核为零分,建议停职调查。"
张淑芬点头:"就这么办!"
李国强突然开口:"董事长,我有个疑问。财务部上个月批给技术部的二十万维护费,为什么设备还是老样子?"
会议室瞬间安静。王丽华脸色煞白:"这...这是..."
"李副总!"周志强厉声打断,"绩效考核会上不要转移话题!"
李国强不慌不忙地从公文包取出一叠文件:"这是我整理的近两年财务异常数据。包括虚构供应商、重复报销、挪用专项资金...总额超过五百万。"
张淑芬瞪大眼睛:"什...什么?"
王丽华尖叫起来:"他污蔑我!董事长,我跟了您二十年啊!"
李国强继续道:"更严重的是,优效咨询的服务费远超行业标准,而且与财务部有秘密分成协议。"
周志强猛地站起来:"李国强!你不要血口喷人!"
"我有证据。"李国强平静地说,"包括你们上周五的谈话录音。"
张淑芬呆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信任了二十年的人,可能一直在欺骗她。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预料。一周后,当地媒体突然报道明辉加工厂"管理混乱、财务造假"的消息,主要客户纷纷取消订单,银行催收贷款。张淑芬的儿子刘明辉从城里赶回,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转移了剩余资金后消失不见。
工厂门口贴上了封条。失业的工人们聚集在厂区外,愤怒地喊着口号。赵刚和李国强站在远处,默默看着这一切。
"我以为揭发真相能挽救工厂。"李国强叹息。
赵刚摇头:"腐烂的树根已经支撑不了大树了。"
不远处,王丽华和周志强被警方带走。张淑芬独自坐在办公楼前的台阶上,手里攥着一把工厂钥匙,眼神空洞。她奋斗一生的事业,就这样毁在了自己盲目信任和错误管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