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他只信他自己,只信他手中的刀!
第35章:他只信他自己,只信他手中的刀! (第2/2页)一组操练终于结束。
孙应元下令休息,士兵们瞬间从紧绷的战争机器,变回了一个个疲惫不堪的人。
他们中的许多人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汗水顺着他们年轻而黝黑的脸颊,不断地滴落进脚下的黄土。
但没有一个人交头接耳,没有一个人嬉笑打闹,整个操场,除了沉重的呼吸声,安静得可怕。
“走吧,英国公。”朱由检淡淡地说了一句,便率先从高坡上走了下去。
朱由检的出现,就像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
孙应元第一个发现了他,先是愣了一下,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但当他看清来人身旁那位标志性的英国公时,他浑身一震,连忙跑了过来,在距离朱由检还有五步远的地方,“噗通”一声,单膝跪地,声嘶力竭地吼道:
“末将孙应元,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这一声吼,仿佛一个信号。
操场上那数千名原本瘫坐在地的士兵,像是被火烫了屁股一样,瞬间弹了起来,然后“哗啦啦”地跪倒了一大片,动作整齐划一,仿佛演练了千百遍。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数千人的齐声呐喊,汇成了一股声浪的洪流,在这片空旷的操场上空回荡,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那声音里,充满了发自内心的的崇拜。
因为他们所有人都知道,是这位年轻的皇帝,将他们从快要饿死的流民,变成了如今能吃饱饭有军饷拿有尊严活着的军人。
是这位皇帝给了他们最好的伙食,最好的兵器,和最好的训练。
对于这些一无所有的底层人来说,皇帝,就是他们的天,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朱由检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他平静地抬了抬手:“都起来吧。”
“谢陛下!”
又是一阵山呼海啸。
朱由检的目光落在了跪在最前方的孙应元身上。
“孙参将。”他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孙应元的耳朵里。
“末将在!”孙应元头也不敢抬,大声应道。
“朕的这支新军,你练得如何了?”
这个问题问得很平淡,像是在拉家常。
孙应元深吸了一口气,挺直了腰杆沉声道:“回陛下!将士用命,操练刻苦!”
这话说得极有自信,甚至带着几分傲气。
一旁的张维贤听得暗暗点头,这孙应元确实是个将才,不卑不亢,有胆有识。
然而,孙应元话锋一转,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按捺不住的渴望:“但……”
“兵不血刃,终是无锋之器。将不临阵,终究是纸上谈兵。”
他猛地抬起头,那双因为长期在烈日下暴晒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面,燃烧着一团熊熊的火焰。
“陛下!将士们都憋着一股劲!他们盼着能上阵杀敌,盼着能用建奴的脑袋,来换取功名,来为陛下尽忠!请陛下降旨,给末将一个机会,给这支新军一个机会!”
这番话说得是斩钉截铁,热血沸腾。
操场上,许多士兵听到“上阵杀敌”四个字,都不由自主地挺起了胸膛,握紧了拳头,眼神里充满了对战争和功勋的渴望。
这是一种昂扬向上的士气。
张维贤听得也是心潮澎湃,仿佛自己也年轻了几十岁。
朱由检的反应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他只是静静地凝视着孙应元,那目光深邃得像一口古井,仿佛要将孙应元的灵魂都吸进去。
许久,朱由检才缓缓地开口,他的声音像是冬日里结在屋檐下的冰凌,冷硬而又锋利。
“很快,你们就有见血的机会了。”
孙应元闻言,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
但朱由检接下来的话,却像一盆冰水,从他的头顶浇到了脚底。
“但朕的第一个命令,不是让你们去杀建奴。”
朱由检的语速很慢,
“而是去杀……大明的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