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第264章 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第2/2页)李世民还不知道,这几天有好些个官员,在家中收到神秘信件,信中提到自己原本的命运轨迹。
比如因为太子、魏王、高阳公主、汉王李元昌等人受到牵连,或被流放,或被诛杀,甚至连带整个家族灰飞烟灭。
这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确实是事实。
虽然现在大家都看得明白,太子李承乾腿疾已经被治好了,也就是说被赵仙罴改变了命运,那么他们这些人也大致上不会再有谶言上那些遭遇。
可即便这种假设的事情,也会在不少官员心里留下阴影。
让他们和李唐皇室关系不再那么亲近,开始有所提防、审视。
自然而然,就使得他们开始各怀心思,在对待大唐和大秦开战这件事情上,不说改变立场,至少缺乏本该有的积极和热情。
除了这个原因以外,这些天在各州道传开的另一个消息,也让这些官员大感心惊,在对待抵抗大秦这件事更加保持缄默。
那就是传言大秦已经整合百万大军,从北面、西面、南面,陆续朝着大唐边境压境而来。
百万大军…
还是迄今为止没有败绩的大秦帝国统领。
大唐什么时候遭遇过这么可怕,这么强大的敌人?
这等同于以一国之力,抵抗万国,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大唐能不能赢下这场战争,大唐的文武百官不知道。
但大唐的文武百官知道,如果铺天盖地的敌军从西、南、北三面攻来,大唐的军队纵使同样有百万大军,也不可能守得住每一处边疆线。
到时候一定会有许多边境百姓被牵连屠杀。
大唐建立不到二十年。
贞观之治开启不到九年,正欣欣向荣,开始有盛世的样子。
却因为李世民这个皇帝一个错误的决策,准确说是一连串错误的决策,方导致这样的结果。
要说文武百官心里没有怨言没有不满,是不可能的。
龙殿上,李世民自然也看出除少数坚定支持自己迎战的那些秦王府老臣以外,其他文武百官这种缄默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有些人可能已经暗中被大秦收买,随时会倒戈。
有些人虽然没被收买,但显然对他这个大唐皇帝的信心和敬畏已经丧失。
还有一些人,早已经被悲观的情绪淹没,一开始就对这场战争缺乏信心。
感受着手中对于这些朝廷官员绝对掌控的权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快速流失,李世民内心充满不安和震怒。
这两天,他鬓角又多了不少白发,那双自信从容的眼睛也变得锐利敏感了许多。
朝廷上,李世民暂时还没那么担心。
可各地渐渐掀起的民众对于这场战争的抵触情绪,以及对他这个皇帝的不满,才真正让他觉得这是大患!
虽然他明知道这肯定是有大秦的细作在搞鬼,在暗中掀动百姓的情绪。
但眼下他已经把所有的军队调往北疆、西疆、南疆,抵御大秦军队的全面入侵,实在没有余力再去控制各州县这些大秦细作的暗中动作。
他现在极为需要一场胜利,证明自己有能力抵抗大秦入侵,证明大秦军队,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
…
终于,各边疆开始传来有大秦军队开始陈兵压境的确凿消息。
李世民知道,他和大秦,和赵仙罴真正的较量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