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这是千年虫吗
第十三章 这是千年虫吗 (第2/2页)这几年,铸造厂在李青平的正确领导下,终于停产已经半年多了,厂里以成大牛为首的几十名职工依旧执着地争取着他们的合法权益。但一家人总得要吃饭,成小牛便去了王娟的五金商店打工,帮人家做点售后安装服务的活。
看着破败不堪的厂房,人心涣散的队伍,李青平心灰意冷,自知无力回天。现在一心只想尽快离开铸造厂这个是非之地,但就这样灰溜溜地走,又觉得太失颜面,最理想的结果是,组织上先为其明确正科级,退一步讲,哪怕是保留副科级,也算得上是“胜利大逃亡”了。
王旭泡上一杯祛火的菊花茶,笑容满面地递到李青平手里,对他的诉求,不住地点头表示同情:“我们一定把您的诉求及时向刘副局长汇报,刘副局长和你都曾是局里的老科长,肯定会高度重视,将问题提报改制工作组研究。”其实李青平也清楚,在王旭这里再赖上十年,也得不到明确答复。可没有办法,面对自己的困难和诉求,马局长让直接找副局长刘想反映,刘想副局长则不是上推就是下卸,自己竟然成为他们脚下的皮球。窝了一肚子火,想再回头去找马平阳理论。可要见马平阳,必须要经过局办公室,自然就要经过贾明,贾明则以各种理由搪塞,拖延,最后又把他这个皮球踢给刘想和王旭。李青平就很郁闷,原来在铸造厂时,整天在一起研究工作的马厂长,咋现在见个面就这么难了。
要找马平阳理论的不只有李青平,还有县各大银行的行长,这么多企业破产了,坑苦了行长们。几个亿的贷款,经过马平阳们的一番操作下来,变成了银行的呆账、坏账、死账,银行这帮人可怎么活,行长们怎么向上级交代。
对于各位行长的境遇,马平阳深表同情,同时也表示的确无能为力。企业改制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是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我们只是执行者,这项工作任务终究需要干部去落实,不是我马平阳,也会是牛平阳、羊平阳。再说,通过改革,大部分企业都顺利转轨,重新焕发了生机。许多企业由原负责人买断后,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几百倍,这样的企业不发达才怪。企业要发展,离不开银行的支持,所以下一步银企合作将会大有可为,换句话说,银企合作双赢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了。
银行自然不会认可马平阳的理论,你明明是把行长们按到了冰窟窿里,哪能就说迎来了春天呢?简直是狗屁逻辑。
银行是玩钱的,历来是忽悠别人的。历史上钱庄和当铺都是高柜台、低看人的,哪曾受过这样的委屈。行长们自然咽不下这口气,大发了一通脾气,却发现自己的拳头重重地打在了棉花上。气不过,索性卷铺盖走人,彻底不跟你玩了。2年内,邻海县内近十家金融机构纷纷关张,嘴里骂着娘,撤离了这个伤心之地。
走在街上,看着许多人去楼空的银行储蓄所,王旭仿佛隐约看到了那只千年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