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创造奇迹
第八十二章 创造奇迹 (第2/2页)礼堂里的人潮渐渐散去,空气中依旧弥漫着被点燃的兴奋与荣光。主席台下方,王铁山却被一群敬若神明的年轻学员围得水泄不通。
“王老师!到了省城可别忘了我们啊!”
“是啊王老师!啥时候再回来上课?您上回讲的《金属的心跳》,我琢磨了三天三夜,比十年学的东西还多!”
“王老师!求个签名!”
……
王铁山好不容易从这片善意又狂热的人海挣脱出来,独自走到礼堂外空旷的走廊。夜风清冽,他深深吸了一口带着凉意的空气。
“铁山同志!”
两个熟悉而有力的声音自身后传来。军垦农场的马援朝场长和军方的钱东海副部长,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后。
马援朝脸上带着酒意的红晕,蒲扇大的手重重拍在王铁山肩头,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兄长般关切道:“你小子,本事大,年轻气盛是好事。但外面不比家里,遇事多留个心眼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照顾好自个儿,别叫家里这帮老家伙担心。”
一旁的钱东海则面容严肃。那双曾在战场上淬炼过的眼睛,锐利地锁定了王铁山:“王铁山同志,记住!”他声音冷硬,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这次去,代表的不仅仅是你个人!你肩上扛着军方的脸面!”
“省城那潭水,比咱们这儿深得多!里面的王八,也大了去了!”钱东海顿了顿,从笔挺军装的上衣口袋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小纸条,塞进王铁山手中:“遇到自个儿摆不平的麻烦,随时给我打这个电话!”
纸条上,是一行用红铅笔写下的加密军线号码。
……
整场联欢会,那个曾经的总工程师李建业,始终未露面。有消息说,自从昨天被王铁山当众“打脸”后,他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闭门谢客,连厂里送去的慰问品也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一个属于他的旧时代,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落幕了。
……
清冷月色将王铁山回家的影子拉得老长。行至每天必经的那个熟悉路口,一个纤细的身影正静静立在落光了叶子的老槐树下,仿佛已等候许久。
是苏晓月。
她没有热烈的祝贺,也没有女孩儿惯常的追问。只是将一副亲手编织、厚实柔软的毛线手套,轻轻塞入王铁山那双因长年接触钢铁而布满老茧的大手。
“听说那边比这儿冷。”她抬起头,月光映照下,那双眸子清泉般明亮,“戴着。”
她顿了顿,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却又无比清晰:
“写信给我。”
这平淡如水的嘱咐,却比任何山盟海誓更让王铁山心底熨帖、安稳。
……
推开家门,王铁山意外地发现父亲王崇军没有像往常一样早早睡下。老人独自坐在月光浸染的小院里,“吧嗒、吧嗒”地抽着那杆被年月摩挲得油亮的旱烟。
见儿子回来,王崇军没说话。他只是默默从身边一个洗得发白的布包里,拿出几包在这个年代堪称硬通货的崭新“大前门”,外加一沓用绳子捆扎得整整齐齐的零钱,塞进儿子怀里。
这个一辈子不善言辞的老实汉子,只说了句朴实又深刻的话:
“出门在外,烟和钱,有时候比道理管用。”
“该花就花,别省。”
昏黄月影下,父子俩相对无言,只有烟头明灭不定,氤氲起沉默的暖意。所有牵挂,尽在这一息一吐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