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宅女穿异世,影视炸场 > 第六十五章 山河的剧本

第六十五章 山河的剧本

第六十五章 山河的剧本 (第1/2页)

鸣沙山的夕阳把月牙泉染成熔金,夏听听蹲在沙地上,相机镜头里的泉眼像块被时光擦亮的蓝宝石。泉边簇生的骆驼刺挺着尖刺,在风中微微摇晃,那副在贫瘠里扎深根的模样,竟和青峰山的兰草有奇妙的共鸣——都是把倔强藏在温柔里的性子。她按下快门,取景器里的光影突然和记忆重叠:五年前在青峰山拍初雪,镜头里的兰草穗也是这样,顶着雪片却不肯弯腰。
  
  旅行笔记本摊在膝盖上,牛皮封面已被风沙磨出毛边。第一页贴着故宫角楼的银杏叶,背面用钢笔写着“红墙落雪时,砖瓦都在说旧事”;中间夹着西湖的荷叶,叶脉里还凝着点水汽,旁边记着“三潭印月的倒影,是天地写的诗行”;最新一页最特别,是用鸣沙山的五色沙粒拼的字:“原来故事的底色,是土地的颜色”,沙粒间嵌着根骆驼刺的细针,像给这句话加了个锋利的注脚。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沈砚发来的视频。点开时,青峰山的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兰草坡上新立了块石碑,孩子们正围着拍照,碑上刻着《兰草渡》的台词——“所有的远方,都是没被故事走到的故乡”。小宇站在碑前,穿着她留下的那件蓝布褂子,手里举着她用过的摄像机,正教几个更小的孩子调焦距。镜头扫过故事馆的窗,她看见自己画的分镜稿被贴在玻璃上,旁边是陆明远的旧胶片,两张纸的边缘在风里轻轻相碰。
  
  “秦老说你寄的鸣沙山故事,像极了陆导当年拍的沙漠戏。”沈砚的消息紧跟着进来,附了张照片:老人们围坐在故事馆的长桌旁,把她寄回的鸣沙山沙粒倒进玻璃罐,和青峰山的黑土、北非的金沙混在一起,罐口的标签是秦老写的“夏听听的山河样本”,字迹苍劲,带着点抖,像老人在用力把这些土地的碎片攥进时光里。
  
  离开敦煌的那天,她在莫高窟看《飞天》壁画。画师笔下的飘带缠绕着莲花,突然让她想起故事渠里漂流的兰草籽——原来千年前的人,早就懂得用意象做跨越时空的邮差。讲解员说,这些壁画在不同朝代被修补过,每层颜料里都藏着当时画工的心事。夏听听摸了摸相机,突然想:自己拍的这些照片,不也是给未来的人留的“当代壁画”吗?
  
  喀什的百年老茶馆飘着茯茶的焦香。夏听听坐在葡萄架下,看民间艺人弹都塔尔。琴弦震动的频率很低,像从地心传来的呼吸,让她想起青峰山故事炉里的炭火——明明是不同的声响,却都带着“把日子过出温度”的韧劲。她打开手机录音,指尖跟着节奏轻敲桌面,敲着敲着就笑了:五年前那个只会按遥控器的宅女,怎么会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听懂琴弦里的山河?
  
  “法国小女孩的妈妈回信了。”手机屏幕亮起时,她正把录音发给对方。那位在巴黎开“青峰山故事咖啡馆”的女士,发来张照片:咖啡馆的墙上钉满了明信片,每张都画着兰草,有非洲孩子画的沙漠兰草,有冰岛游客画的冰原兰草,最显眼的是张中国地图,每个省份都贴着片当地的草叶。“你的都塔尔录音,和《兰草渡》的配乐混在一起放,有位地理学家常客说,这是‘土地的记忆在共鸣’。”
  
  这句话像把钥匙,突然打开了她心里的某个角落。夏听听翻出《兰草渡》的剧本大纲,那些曾让她绞尽脑汁的场景设定——晋代帛书出土的沙漠、兰草籽漂流的江河、不同文明相遇的渡口——原来都藏在真实的山河里。她买了张全中国地图,用红笔圈出所有在剧本里提到过的地方,突然生出个念头:去看看它们现在的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