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首映礼的星光
第六十三章 首映礼的星光 (第1/2页)首映礼的灯笼从老槐树的枝桠一直挂到兰草坡的尽头。红色的灯笼面印着《兰草渡》的分镜:陆明远的旧摄像机、沈曼青的画稿、孩子们的故事环,最末一盏是电子屏的图案,只是绿光被改成了暖黄,像颗正在发芽的星。
【距离任务截止:24小时】。电子屏的光映在故事馆的玻璃上,和里面陈列的“林娜导演工作证”重叠——证上的照片,是她第一次在青峰山拍日出时,沈砚抓拍的侧脸,那时还带着点没睡醒的宅女气。
“娜姐,目标国的直播团队到了!”小宇举着对讲机跑过来,他的摄像机包上挂着串兰草穗,穗子上的籽实正好七颗,是这五年的数量。“他们说要全程拍观众的表情,说这是‘最特别的首映礼’。”
夏听听深吸一口气,理了理身上的兰草纹旗袍。这是张姐找人做的,盘扣用的是故事仓的陶土烧制,扣面刻着“共生”两个字。她走过故事渠时,看见水里的倒影:不再是那个对着零食袋发呆的宅女,眼角的细纹里藏着青峰山的风,掌心的薄茧印着胶片的纹路。
放映机的光束刺破暮色时,老槐树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条连接过去与现在的路。《兰草渡》的开篇镜头,是她五年前刚来时拍的:青峰山的雪落在空无一人的故事馆屋顶,雪片里混着半片兰草叶。当镜头扫过陆明远的旧分镜本,观众席里传来抽气声——那本本子现在就躺在展柜里,旁边放着她补画的结局。
“你看那个镜头!”后排传来法国小女孩的声音,屏幕上正播放她埋籽实的画面,“是我和妈妈一起种的那棵!”她的妈妈举着手机直播,镜头扫过周围的观众:南疆考古老人在擦眼镜,秦老用拐杖轻敲地面打节奏,罗森举着“故事邮局”的信封,对着镜头晃了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