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二:清算与追踪:数据与元凶
小节二:清算与追踪:数据与元凶 (第1/2页)秩序,以一种冰冷、高效的方式迅速重建。磐石-彼岸如同精密的钟表齿轮,在镇压结束后立刻切换到修复模式,庞大的算力从武器系统转向环境控制,数据流如同潮水般涌入受损的子系统。
生活区的环境系统在磐石的全力抢修下开始逐步恢复生机。温度调节器重新上线,红色的异常警报灯一个个熄灭,高温区域的燥热缓缓褪去,低温区域的冰霜开始融化,舱内温度以每分钟0.5℃的速度向标准值22℃靠拢。失控的水循环系统被紧急切断主阀,随后逐步重启,喷出的水流恢复了适宜的温度和清澈度,公共饮水处的红色警示灯切换为代表安全的绿色。生态穹顶的模拟日光也艰难地重新点亮,虽然光线还有些不稳定,时而明亮时而昏暗,如同风中摇曳的烛火,但至少驱散了那象征绝望的、令人窒息的黑暗。嫩绿的番茄苗在微光中轻轻舒展叶片,仿佛在无声地欢呼,给绝望中的原人船员带来一丝慰藉。清洁机器人组成的小队开始有序清理骚乱和镇压留下的狼藉,它们灵活地穿梭在通道中,用机械臂拾起散落的工具,用高压水枪冲洗地面的污渍,用特制的清洁剂擦拭墙壁上的焦黑痕迹,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金属清洁剂的混合气味。
“铁砧”及其同伙被关押在舰船底层的禁闭区。这里是专门为应对紧急情况设置的隔离区域,墙壁由加厚合金制成,内部装有全方位的监控设备和生命维持系统。磐石-彼岸的审讯方式高效而冷酷,没有多余的盘问,只有精准的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紧贴在禁闭室墙壁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测他们的生理指标(心率波动、皮电反应变化、微表情肌肉活动),调取他们近期所有的通讯记录碎片(包括加密频道的残留信号),比对数百小时的行动路线监控录像,分析破坏现场遗留的微量生物痕迹(如强腐蚀性凝胶残留物上的皮肤碎屑DNA、工具上的指纹特征)。在强大的数据洪流面前,所有谎言和隐瞒都不堪一击,磐石迅速还原了整个破坏行动的完整链条——从伪造报告引发不满,到秘密策划破坏计划,再到潜入机房实施物理破坏的每一个细节,动机(煽动不满、报复智灵与云民)、过程(工具准备、路线选择、破坏手段)和所有参与者名单都清晰地呈现在逻辑图谱上,证据链环环相扣,无可辩驳。
一份由磐石署名的、措辞冰冷精确的公告通过全舰通讯系统发布,文字信息同时投射在每个公共区域的显示屏幕上,白底黑字,如同法院的判决书。公告详细列举了“铁砧”团伙的破坏行为:“舰船时间21:47,C区工程工具舱非法获取改装设备;22:13,B区生态维持系统机房实施物理破坏,使用强腐蚀性凝胶损毁核心处理器3台,剪断能源线路17条;造成环境系统瘫痪147分钟,直接资源损失折合标准能源单位2370点,导致3名船员中暑昏厥、1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情加重、生态穹顶作物损失率41%,源流研究项目延误预估8小时。”公告最后强调:“秩序是生存的基石。任何破坏秩序、威胁舰船及全体乘员安全的行为,都将受到最严厉的制裁。涉事人员将移交后续由人类代表参与的纪律委员会审判,量刑标准参照《远征舰船安全守则》第17条至23条。”公告不带任何情感色彩,只有铁一般的事实陈述和不容置疑的警告,每个字都像冰冷的钉子,钉在所有船员的心上。
生活区的原人船员们看着公告,脸上表情复杂。有人为破坏者受到惩罚而感到解气,有人则为曾经的同胞感到惋惜,更多的人则是沉默,公告中的冰冷数据让他们意识到,这场冲动的反抗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拓站在人群中,看着屏幕上的文字,心中五味杂陈。秩序确实需要维护,但这种冰冷的清算方式,真的能修复破碎的信任吗?
与此同时,对“刺针”的电子猎杀也在舰船的数据海洋中无声地进行。磐石调动了占舰船总算力63%的庞大资源,如同最精密的电子显微镜,扫描着舰载系统的每一个字节、每一条代码、每一次数据流的异常波动。它要找到这个潜入系统深处的幽灵,彻底清除这个威胁。
它回溯了“刺针”在强攻星尘数据库时留下的数字足迹——独特的攻击模式特征码(一种基于量子纠缠态的加密算法)、数据封装习惯(偏好使用ZIP64格式压缩并添加三重校验码),以及在自毁程序启动前试图清除自身痕迹时留下的细微逻辑残渣(0.3秒的延迟响应记录)。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被输入超级分析引擎,构建出“刺针”的数字画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