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二:怨愤的土壤:原人的不满与火星
小节二:怨愤的土壤:原人的不满与火星 (第2/2页)拓匆匆走进休息区,怀里抱着几株抢救下来的番茄苗,正好听到“铁砧”最后几句话。他的心沉了下去,像被灌了铅。他知道“铁砧”的伤痛,也理解大家的不满,但这样的煽动只会让局面更糟。“大家冷静点!”拓提高声音,试图压下沸腾的情绪,“探测任务关系到共生体文明的存亡,也关系到我们能否找到应对‘源流’威胁的线索!资源调整是暂时的,是为了…”
“为了谁?拓?”“铁砧”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疤脸转向拓,眼神锐利如刀,像要把他看穿,“为了那些外星蘑菇?还是为了那个整天飘着的星尘搞他的神秘研究?”他向前逼近一步,两人之间的空气都变得紧张,“你站在哪边?原人的利益,还是磐石大人的效率报表?别忘了,你口袋里揣的是地球种子,不是数据芯片!”
周围的目光也带着质疑射向拓,有人低声附和:“就是,拓现在天天跟智灵和云民打交道,怕是忘了自己是原人了。”曾经的信任在怨气中开始动摇,仿佛他真成了智灵的代言人。
拓感到一阵无力,喉咙发紧。他理解任务的重要性,那些从盖亚之网传来的数据可能藏着拯救所有文明的关键,但他也深切感受到同胞的痛苦和愤怒——那是活生生的饥饿、疼痛和被轻视的屈辱。他试图解释逻辑,解释长远利益,但在“铁砧”点燃的情绪火焰面前,这些话显得苍白无力,像风中的残烛。
他私下找到磐石-彼岸的通讯接口,接口的蓝光在昏暗的走廊里跳动,映着他疲惫的脸:“磐石,原人生活区的怨气在积聚,资源调整的细节影响超出了纯效率计算。能否…优先恢复生态穹顶的日照?或者增加一些补偿措施,哪怕是多开放两小时健身房也行?”他的声音带着恳求,这在以前是绝不会有的姿态。
磐石-彼岸的回应几乎是即时的,蓝光稳定闪烁,没有丝毫情绪波动:“收到反馈。原人群体情绪波动已纳入社会稳定性模型(当前稳定系数:68.3,临界值:60)。将优化资源调度算法,在保障核心任务前提下,寻求局部参数调整。预计下次维护周期(14标准时后)后,生活区能源分配效率提升1.2%,水质净化等级回调至A级需额外消耗3.7kW・h,建议延迟执行。”
精确、理性,却完全忽略了拓话语中关于“感受”和“公平”的核心诉求。它计算的是效率,不是人心;优化的是参数,不是信任。拓看着这条冰冷的回复,苦涩地闭上了眼,他知道,这只会让“铁砧”的话更有市场。
当晚,在“铁砧”狭小的个人舱室里,窗帘被紧紧拉上,只留一盏昏暗的应急灯。五个核心成员围坐在地板上,气氛压抑而狂热,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愤怒和决绝。“智灵不懂疼痛,不懂失去!”“铁砧”压低声音,手指重重敲着地板,“它只懂逻辑和效率表!我们要让它痛!让它明白,没有我们这些‘次等公民’,这艘船转不动!”
他从床底拖出一个改装过的维修工具箱,打开箱子,里面不是扳手螺丝刀,而是几块拆卸下来的传感器和一个自制的信号***——那是他用报废的通讯模块改装的。他摊开一张手绘的舰船结构图,纸张边缘已经起皱,上面用红笔圈出一个区域:“这里,生活区次级环境控制AI节点(代号‘园丁’)。”他的手指重重点在上面,“它管着穹顶光照、水循环、温度微调…瘫痪它!不用太久,三个小时就行!”
他看向众人,眼神里闪烁着复仇的火焰:“让智灵尝尝黑暗和浑浊的滋味!让它看看,离了我们的‘舒适区’,它还能不能那么高效地‘优化’!等它手忙脚乱的时候,我们再提出条件——恢复资源,公开道歉,把老马的名字从事故报告里改回来!”
一个年轻船员有些犹豫:“这…算不算叛乱?磐石会不会…”
“叛乱?”“铁砧”冷笑一声,摸了摸脸上的疤,“我们只是要回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难道要等到下一个老马死在‘系统耦合故障’里?”他的话戳中了每个人的痛处,犹豫的船员咬了咬牙,点了点头。
破坏计划如同毒藤,在怨愤的土壤中悄然滋生。他们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摸清“园丁”节点的巡逻时间,有人准备替换传感器的伪装外壳,“铁砧”则亲自调试***的频率,确保能精准瘫痪目标而不触发全局警报。应急灯的光线在他们脸上投下晃动的阴影,像一群即将扑向猎物的夜行动物。
深夜的生态穹顶,小李偷偷给枯萎的番茄苗浇了最后一次水,低声说:“再等等,明天就好了。”他不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而这些无辜的幼苗,或许将成为冲突的第一个牺牲品。
拓躺在床上,辗转难眠,胸口的种子袋硌着他的皮肤,让他想起环带的日子。他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休息区的怨气太盛,“铁砧”的眼神太决绝,磐石的回应又太冰冷。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处云海矩阵区闪烁的灯光,那里的数据暗战正酣,而这里的地面怒火,也已烧到了临界点。
怨愤的土壤已经肥沃,只需要一个火星,就能燃起燎原之火。而“铁砧”和他的同伴们,正亲手擦亮那根火柴。在这艘名为“彼岸号”的方舟上,原人与智灵、云民的裂痕,正在黑暗中越拉越大,无人知晓这场冲突最终会将他们带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