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的时代1979! > 第六十三章 毕业生基本素质

第六十三章 毕业生基本素质

第六十三章 毕业生基本素质 (第2/2页)

二老默契对视,想说点什么最终还是没舍得打断这场“讲座”。
  
  他们是最知道学界当前缺什么的人,他们之前就有思考,却没想到被一个连本科生都不是农村插队知青给讲明白了,讲清了。
  
  许成军现在说的“学者代际”和“研究缺口”,其实直指当时学术传承的核心问题。
  
  十年断层后,青年学者不知“前人做了什么”“自己能做什么”。
  
  这种“站在已有成果上思考”的思路,能为学术重建提供了“避免重复劳动、找准突破点”的理性路径。
  
  “第四步是练写作。以输出为目标,完成能力转化前三者的积累,最终要通过学术写作落地。掌握基本规范是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持续练笔、修改打磨,将文本理解、理论运用、学术史认知转化为清晰、严谨的学术表达。写作不是终点,而是检验前三层能力是否扎实的标尺,也是学术思考的最终呈现。”
  
  说到这章培横已经有点知道这许成军在说什么了。
  
  他在定义做学文的方法论!
  
  许成军将四者串联为“根基-工具-坐标-转化”的递进关系,定义了“从输入到输出”“从继承到创造”的完整链条。
  
  这小子胆子真特么大!
  
  章培横此时已经收齐了对推荐的那点轻视的心,甚至有些欣赏。
  
  毕竟这是个能说出金庸强于《李自成》的狠人。
  
  大逆不道?
  
  我要的就是大逆不道!
  
  “这四个层次层层递进:文本是根基,理论是工具,学术史是坐标,写作是转化。最终指向的,是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创造知识’的能力蜕变。”
  
  “五大金刚”都是对文学理论研究有相当水平的人物,毫不客气的说,这些人现在跺跺脚,
  
  整个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界得震三震。
  
  许成军讲的不复杂。
  
  在场的教授已经很明白许成军在讲什么了。
  
  但正因为明白,才开始震撼。
  
  在这个年代你写出什么优秀作品未必让教授们震撼。
  
  毕竟每个时代都有那么多的人灵光一现,写出惊艳一个时代的文字。
  
  尤其是80年代这个文学作品井喷的黄金时代,
  
  豪不夸张的说,每时每刻都有佳作的诞生!
  
  而让这些教授真正惊讶的是。
  
  你小子20岁,就想给出理论路径?
  
  1979年的学界,其实最缺的不是知识积累,而是“如何做学问”的逻辑框架与独立精神。
  
  许成军的回答看似平实,却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
  
  既切除了教条化思维的病灶,又缝合了学术断层的伤口,更搭建了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桥梁。
  
  他提出的“四层递进法”,本质是为迷茫中的学界提供了一套“可操作、有底线、能生长”的治学范式。
  
  这正是那个“破立交织”的时代最需要的“方法论启蒙”。
  
  让他的回答超越了单纯的“考校应答”,成为一场隐性的学术思想革新。
  
  而许成军自己,丝毫没意识到自己讲了什么。
  
  这有啥的?
  
  这不是一个优秀211中文系硕士毕业生基本素质么?
  
  诶,你们看我啥眼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