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滴灌解暑渴,“农神”名初噪
第17章滴灌解暑渴,“农神”名初噪 (第1/2页)七月流火,汴京城里的酷暑已经持续了半个月。
江书晚躺在竹榻上,手里的羽扇软绵绵地摇着,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
“清露,冰酪还有吗?”
“小姐,刚才您已经吃了三盏了。”清露小心翼翼地回答,“再吃下去,怕是要闹肚子。”
江书晚有气无力地翻了个身。
【这什么破天气!比现代没空调的出租屋还要命!】
【我想我的中央空调,我想我的冰箱,我想我的冰淇淋!】
正当她准备继续躺尸时,管事江福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
“小姐,不好了!”
“怎么了?”江书晚懒洋洋地问,连眼皮都懒得抬。
“您种的那些赤莓,还有西瓜苗,都快被晒蔫了!”
江书晚猛地坐起身。
【我的草莓!我的西瓜!】
【那可是我好不容易种出来的现代水果啊!】
她急忙跑到暖房里,看到心爱的草莓苗叶子都打蔫了,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这…这怎么办?”
老花匠王伯愁眉苦脸地站在一旁:“小姐,这天气实在太热了,浇水也没用,一浇就蒸发了。”
“再说,这么热的天,水也烫得很,浇下去反而更糟。”
江书晚看着奄奄一息的草莓苗,心疼得要命。
【不行,我绝不能让我的现代水果就这么死掉!】
【这可是我在这破地方唯一的精神寄托啊!】
她在暖房里踱来踱去,脑子里拼命回忆着现代的农业技术。
【滴灌!对了,滴灌系统!】
【现代农业不就是用这个吗?】
“王伯,你去准备一些竹筒,要细一点的。”
“还有麻绳,越细越好。”
“小姐,您要做什么?”王伯一脸疑惑。
“救我的赤莓!”江书晚斩钉截铁地说道。
半个时辰后,江书晚指挥着几个仆人,在暖房里搭建起了一个奇怪的装置。
几根竹筒被悬挂在半空中,里面装满了凉水。
竹筒的底部用针戳了一个细小的孔,水珠一滴一滴地往下滴。
下面用细麻绳引导着水珠,直接滴到植物的根部。
“这…这是什么?”王伯瞪大了眼睛。
“滴灌。”江书晚擦了擦汗,“这样水不会蒸发,还能精准浇灌。”
【虽然比现代的滴灌系统简陋多了,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老花匠王伯蹲在地上,仔细观察着水珠滴落的过程。
“小姐,这水怎么滴得这么均匀?”
“而且正好滴在根部,一点都不浪费。”
江书晚摆了摆手:“就是让水慢慢滴呗,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只是想让我的草莓活下来而已,没想那么多!】
几日后,暖房里的草莓苗奇迹般地恢复了生机。
叶子重新变得翠绿,甚至还冒出了新芽。
王伯激动得老泪纵横:“神了!小姐,您这法子真是神了!”
“滴水如金,润物无声啊!”
“老奴种了一辈子地,从未见过如此妙法!”
江书晚正在吃着新鲜的草莓,漫不经心地说:“还行吧。”
【能活下来就行,我可不想失去我的现代水果。】
清露在一旁感叹道:“小姐连花草都这般爱惜,真是菩萨心肠。”
江书晚差点被草莓噎到。
【菩萨心肠?我这是纯粹的私心好吗!】
【我就是想吃草莓而已!】
正当她准备继续享受咸鱼生活时,江福又跑了过来。
“小姐,外面的瓜果地也快不行了。”
“您要不要也去看看?”
江书晚叹了口气。
【算了,既然做都做了,就一起解决吧。】
露天的试验田里,情况更加糟糕。
西瓜苗、黄瓜苗都蔫巴巴地耷拉着,土地干裂得像龟甲一样。
“这得多少竹筒才够啊?”江书晚皱着眉头。
王伯想了想:“小姐,要不我们用木桶?”
“在上面打孔,用绳子引水。”
江书晚点了点头:“可以试试。”
于是,一个更大规模的滴灌系统开始建设。
几十个木桶被架在高处,底部都钻了细孔。
密密麻麻的麻绳从桶底垂下,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
整个试验田都笼罩在这张“水网”之下。
“小姐,这样会不会太夸张了?”江福小心翼翼地问。
“不夸张,要做就做得彻底一点。”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是打发时间了。】
数日后,奇迹再次发生。
原本奄奄一息的瓜果苗全部恢复了生机。
不仅如此,由于水分充足且精准,它们长得比以前更加茂盛。
西瓜苗已经开始结果,黄瓜苗也爬满了架子。
王伯跪在地上,对着滴灌装置磕头:“小姐,您这不是凡人的手段啊!”
“这是仙术!绝对是仙术!”
江书晚无奈地扶额。
【仙术个鬼,这就是基本的农业技术好吗!】
【不过效果确实不错,我的瓜果有救了!】
正当她准备回房休息时,一个陌生的身影出现在试验田边。
那人身材修长,穿着一身深蓝色的锦袍,腰间佩着一块玉佩。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眼睛,冷峻如冰,仿佛能看透人心。
“这位是?”江书晚皱着眉头。
江福连忙上前:“小姐,这位是谢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