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亲自去!
第44章 我亲自去! (第1/2页)“主任,结果出来了。”
千里之外。
906超材料研究所。
研究院带着一份新鲜出炉的报告,放在领导的桌上。
坐在桌后的领导叫赵明高。
他来自科学院,担任超材料重点实验室的主任。
同时,他也是沈飞集团第7设计室的主任。
看着桌上新鲜出炉的报告,他既激动又紧张,不敢打开。
只能看向下属。
“结果怎么样?”
“不乐观……”
下属暗自摇头。
“最新试制的一批材料,反射面积在0.004。”
一言落地。
办公室里陷入无尽的沉默。
第7设计室在整个战机项目中举足轻重,重点攻关隐身模块。
由于是新一代的战机,上级对于战斗机的隐身性能有更高的要求。
所以。
赵明高和整个第七设计室的任务,就是研发出比J20所用的隐身材料更为优秀的材料。
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国内本身在超材料方面起步就晚。
做到弯道超车,能在J20上大规模应用隐身材料已然不易。
现在材料学几乎摸到了天花板。
想要做出一款RCS值在国际一流水平,又要更加经济耐用的材料谈何容易?
这已经是赵明高的第十六次失败了。
他双手掩面,不禁感到一丝疲惫。
“从头再来吧……”
“上一次我们的方案,重点在于耐久度和经济性上。”
“但一旦我们过度关注材料的耐久度,RCS的数据又不尽如人意。”
“看来我们得找到平衡点。”
赵明高的实验团队已经经过了无数次的挫败。
才得出这个令人沮丧的真理。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讲道理。
新的主力战斗机,比J20那个时期可难多了。
因为J20的项目要求,只有一条——隐身。
其于耐久度和经济性,要求都很低。
原因无他。
因为国家当时没有,非常紧迫。
现在不一样。
国家已经有了大量的隐身战机,所以耐久度和经济实用性就变成了第一课题。
耐久度方面。
目前最先进的水平,大约飞三次,就必须重新喷涂。
所以战机的保养价格很高。
经济适用性也与此挂钩。
按照当前的价格,隐身蒙皮的保养修复占到战斗机维护费用的15%。
这样的性能,并不足以撑起新一代的主力战机。
可是研究员已经有些泄气了。
“主任,我们做了十六次,失败了十六次。”
“有没有可能——这是个伪命题?”
“要耐久度和性价比,隐身性能就会下降?”
赵明高摇摇头:“不,我听说鹰酱那边就有自适应修复的技术。”
你可以说鹰酱坏,但不能说鹰酱菜。
毕竟人家也是航空工业的皇冠,牛逼快一百年了。
在技术储备上,还是领先一些的。
虽然没有确切的文字,但赵明高多少在学界听到了些消息。
鹰酱最先研发出的自适应吸波涂层,可以在运行中做到自动修复,极大的减小损耗。
这样一来。
耐用性高,性价比自然就高。
而且这项技术已经在部分战斗机上换装,RCS性能也没有打折扣。
“鹰酱做的出来,我们也能做的出来。”
赵明高给自己打了一把鸡血。
“既然我们自己研制有瓶颈,那就只能摸鹰酱过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