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摩根大通
第344章 摩根大通 (第2/2页)但眼前这位詹姆斯,无论是气质还是谈吐,都显示出他是一位在摩根大通工作年限不短、拥有一定权限和决策分量的资深员工。
这从侧面反映出,摩根大通对这次合作还是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
在詹姆斯的引导下,双方在一间安静而专业的会议室落座。
简单的寒暄过后,詹姆斯率先切入正题,他打开面前的文件夹,目光专业地看向陆阳,开口问道:
“陆先生,根据我们之前的沟通,我理解您希望以您持有的FaCebOOk公司股权作为抵押物,向我们摩根大通申请一笔贷款,是这样吗?”
陆阳点了点头,用清晰而肯定的语气回答道:
“更准确地说,詹姆斯先生,我是计划用本次交易完成后我将获得的新增FaCebOOk股权,来向贵行申请抵押贷款。”
“这笔贷款的主要用途,也正是为了支付这部分股权收购的款项。”
詹姆斯迅速捕捉到了关键信息,他追问道:
“所以,您的意思是,您正在进行的这笔贷款,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融资收购更多的FaCebOOk股权,形成一个循环融资的结构,对吗?”
“没错,正是如此。”
陆阳坦率地承认了这笔交易的自我指涉性结构。
会议室的谈话氛围也随之变得更加专注和深入,真正的商业谈判就此展开。
“陆先生,我注意到您在我们摩根大通银行并没有开设账户或过往的业务记录。”
詹姆斯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您这次寻求的贷款金额不小,却选择了我们这家新合作的银行。”
“难道您没有其他更为熟悉、合作更久的银行可以承接这笔业务了吗?”
这其实是詹姆斯在谈判中惯用的策略,意在探询客户的真实背景和融资紧迫性。
摩根大通内部已经对FaCebOOk进行过初步评估,认为这家新兴的互联网公司虽然用户增长迅速,概念新颖,但其估值缺乏扎实的营收和利润支撑,存在一定的泡沫风险。
因此,相比于评估FaCebOOk股权本身的价值,他们更看重借款人陆阳的个人信用和整体资产实力。
如果陆阳能证明自己是一位财力雄厚、还款能力极强的优质客户,那么这笔贷款的审批难度会大大降低。
听到詹姆斯的问话,陆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微微侧头,向身旁的徐立强示意了一下。
徐立强立刻心领神会,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递到了詹姆斯面前。
这份材料详细罗列了陆阳在花旗银行的资产明细、信贷记录以及重要的合作项目。
詹姆斯接过文件,道了声谢,然后扶了扶眼镜,开始仔细地翻阅起来。
随着阅读的深入,詹姆斯的眼神逐渐发生了变化。
当他看到材料上显示陆阳在花旗银行的关联净资产规模超过六亿美元,并且与花旗银行有着多项深度合作时,他的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惊讶和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