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权以集腐,事以疏败(4.7K大章!求月票~)
第67章 权以集腐,事以疏败(4.7K大章!求月票~) (第2/2页)“是故,宫内群监贪腐,其实多发生于十库财货。”
他顿了顿,见皇帝听得认真,胆子也大了起来。
“宫中用度,除了金银之外,每年还会向地方摊派大量的粮米、绢布、黄白蜡、桐油等物,分储于甲字库、乙字库等十库之中。”
“除粮米消耗巨大外,其余物件,每岁摊派之数,往往远多于日常用度所需。”
“天长日久,库中便多有积压。此等财货,或因储存不善而积朽腐烂,或被监守自盗者偷窃出宫,变卖获利。”
“更有甚者,内外勾结,以次充好,虚报损耗,其手段不一而足,早已是宫中公开的秘密。”
朱由检脸上的笑容更盛。
“好!说得好!郑之惠,你果然深知细务,不错,不错!也坐吧。”
“奴婢谢陛下。”郑之惠大喜过望,连忙谢恩。
他走到长凳旁,曹化淳很有眼色地向旁边挪了挪屁股,给他让出了一块地方。
郑之惠低低道了声谢,也学着曹化淳的样子,在板凳的左侧边缘坐了下来。
现在,堂中便只剩下刘若愚一人还站着。
朱由检的目光,终于完全落在了他的身上。
这位,可是个真正的神人啊。
父亲是辽东总兵,正经的将门之后,自己却因“感异梦”而自请入宫为宦。这在整个大明朝,也算是一桩奇闻了。
更传奇的是,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因被魏忠贤阉党牵连而下狱,身处绝境,却发愤图强,在狱中写下了一部《酌中志》,详细记载了天启年间宫中的大小事务、典章制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其心志之坚,堪称太监界的平替版司马迁。
只是……
朱由检心中暗道:这个时空,你恐怕再没有机会,以这种方式青史留名了。
他想了想,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宫禁松弛,大内消息,往往顷刻之间便传遍京城。”
“朕的起居言行,仿佛都活在朝臣的眼皮子底下。此事,朕甚恶之。”
“如若要整肃宫禁,当从何处入手?”
刘若愚闻言,神色依旧平静。
他上前一步,冷静地拱手。
“回禀陛下,宫禁松弛,消息外泄,无非三个缘由。”
他的声音不高不低,沉稳清晰,自有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其一,为八卦易传。”
“宫中内侍宫女,数以万计,终日困于宫墙之内,生活枯燥。”
“上至天子,下至各宫主位,其言行举止,自然就成了最好的谈资。”
“此乃人之天性,闲来无事,以此解乏,虽难禁绝,却可引导。只是要训令、惩戒他们不得擅传皇家之事即可。”
“其二,为蝇头小利。”
“许多内侍奉旨出宫采买,或有家人在外,往往愿意将一些宫中听来的消息兜售换钱。”
“此等消息,真假混杂,多为捕风捉影之谈,所得之利,亦不过几钱碎银。然其流传甚广,危害亦大。”
“其三,才是内外勾结。”
“此事根蔓颇深,或为朝臣中眼线,或为宫监交通外廷之关节。”
“其中盘根错节,一时也难尽辨。若要根治,唯有广布监察,开以投告,严刑峻法,使其不敢为、不能为,或能慢慢理清脉络,拔除病根。”
一番话,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将一个看似无解的难题,剖析得清清楚楚。
朱由检听完,不禁在心中暗赞一声。
如此洞见,熟知内宫世情,直指人心,果然不愧是能写出《酌中志》的人。
“说得好!”朱由检赞道,“你也坐吧。”
刘若愚谢恩,回身一看,只见那条长凳上,曹化淳和郑之惠正努力地往左边挤,给他腾出右边的位置。
他走到板凳前,却并未坐实,而是双腿微微岔开,扎了个不丁不八的马步,虚虚地坐在了最右侧。
于是,堂上便出现了一副略显滑稽的景象。
高时明恭敬地侍立在一旁。
朱由检端坐在宽大的太师椅中,神情自若。
而在他的对面,三位新鲜出炉、即将被委以重任的中年太监,却像三只鹌鹑一样,排排挤在一条长长的板凳上,显得既拥挤,又尴尬。
朱由检沉默了片刻,似乎是在消化刚才的问答,又像是在思考接下来的安排。
终于,他开口了,打破了这奇妙的滑稽氛围。
“你们方才所答,可见对朕的问题,都曾有过深思。在人事、财税、监察这三方面,也各有细致独到的想法,这很好。”
他话锋一转,变得严肃起来。
“朕现在,便分派尔等各做一事。只是这一次,切勿再卖弄那腐儒文采,务必给朕呈上一份踏踏实实的方案来!”
说罢,他手指一点,直指曹化淳。
“曹化淳,你领宫中人事。”
“从今日起,宫内一应人事调动、升迁、罢免,皆由你来掌管。”
“眼下首要之务,便是从宫中裁撤冗员入手,凡冒名顶替、年老体衰、奸猾懒惰之辈,均可罢斥。”
“但有两条,对于那些伺候过先帝、为宫中效力多年的年老太监,要做好安置,不可令其晚景凄凉。人员名单要反复审查,切勿鱼目混珠,误伤了忠厚之人。”
“你,明白吗?”
曹化淳内心激动万分,他猛地站起身,强自平静地回道:“奴婢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朱由检满意地点点头,手指顺势滑向了郑之惠。
“郑之惠,你领宫中财税。”
“此后,宫中各库的出入库、财税会计、用度审计,全由你来掌管。”
“眼下首要之务,是将十库之中的账目,彻底汇总清理一遍,摸清家底!”
“往后,各库财物出入,哪怕是一针一线,样样都要给朕做到‘四柱清册’,务必笔笔清楚,账实相符。”
“你,明白吗?”
郑之惠也立刻站起身来,他眼中的光芒,是毫不掩饰的野心和渴望。
他躬身一揖到底:“奴婢遵旨!必为陛下看好这内帑钱粮!”
那长条板凳,本就坐得满满当当,此刻突然走了两人,重量失衡,微微一翘。
这一下,唬得在最边上扎着马步的刘若愚激灵一下,出了一身冷汗,差点没坐稳。
朱由检的目光,最后落在了他的身上。
“刘若愚,”他的语气变得更加深沉,“你,领宫中监察。”
“往后,宫中凡有聚众赌博、殴斗滋事、泄露机密、贪赃枉法等事,其监察纠劾之权,均由你来掌管。”
“眼下首要之务,便是给朕严肃宫禁,整顿内廷风纪,再勿令宫中之事,泄于外廷!”
“你,明白吗!”
刘若愚微不可察地松了口气,从板凳上站起身来。
他平静地拱手领命:“奴婢遵旨。”
“好了,”朱由检挥了挥手,“你们都先下去吧。回头各自把真正的章程细细写来呈报。高伴伴留下。”
“奴婢告退。”
三人及侍候的小太监们齐齐行礼,然后躬着身子,倒退着走出了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