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题崇祯十七年吊友王承恩疏》
《其二·题崇祯十七年吊友王承恩疏》 (第2/2页)曹化淳又是王安名下。
王安则和刘克敬一样,都是万历时期的大太监了,被魏忠贤害死。
同理,就算按这条记录,王承恩也不可能在信王府。
-----------------
而真正关于吊友王承恩的确切史料。
只出现在崇祯末年,他提督京营,在防备李自成时下达了一些命令。
-----------------
其他零零散散的证据还有一些,我就不列了,相信上述证据已经够了。
本文打算采用王承恩是曹化淳名下这一说法~
你问我为什么,没为什么,纯犯懒。
刚好把王伴伴和武林高手曹公公放到一起写哈哈,说不定能有化学反应。
-----------------
至于《酌中志》中出现的盔甲厂王承恩,不是那个王承恩。
因为酌中志是有说法的,对于位高权重的太监,他写文的时候不会直接写名字。
而是这样说:“王太监德化”,“王太监承恩”。
所以这个王承恩真的只是个边缘太监,而且大概率是魏忠贤那一派的。
因为天启最关注的就两件事:三大殿的修复+辽东边事。
所以魏忠贤收拢的太监、文臣也全都在这两件事情上面。
魏忠贤能力有没有不去说他,人确实是忠诚的——就是那种陛下喜欢啥我搞啥的这种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