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破茧专家组 > 第18章 信号不打烊

第18章 信号不打烊

第18章 信号不打烊 (第1/2页)

电话里的忙音像一声沉闷的钟响,在江临风的耳边久久回荡。
  
  那句戛然而止的话,连同“第十九站”这个陌生的番号,仿佛变成了两枚沉重的砝码,瞬间压在了他心上。
  
  他放下手机,静静地站在窗前,城市夜晚的霓虹在他眼中模糊成一片流动的光海,却无法照亮他此刻心中的迷雾。
  
  珠北山区……三十年没通广播……有人托我……
  
  杨小满断续的语句像密码一样在他脑中重组、拆解。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求助,而是一个求救信号,或者说,是一个任务的交接。
  
  从“第十八站”到“第十九站”,吴守业留下的那根无形的线,已经被那个沉默的年轻人,接到了一个更加遥远、更加危险的未知领域。
  
  那夜风中颤抖的铁皮声,不再是屋檐的低语,而成了某种催促,催促他必须立刻行动。
  
  “小金,马上帮我查一下,刚才那通电话,除了最后定位在‘第十九站’基站,还能不能有更精确的数据?任何数据都行!”江临风的电话直接打给了金小霜,语气中的急切不容置疑。
  
  电话那头的键盘敲击声清晰可闻,几分钟后,金小霜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传来:“江队,不行。信号路径太诡异了,它不是通过常规的公共通信网络,而是借用了一连串极低功率的、我们系统里没有记录的微型中继点。像是……像是杨小满自己搭建的一条临时私线。最后信号汇入‘第十九站’的旧址就彻底消失了,那里早就断电了,没有下行数据,无法三角定位。这在技术上,就是一个终点站。”
  
  终点站。
  
  江临风咀嚼着这三个字。
  
  对于信号来说是终点,但对于杨小满,那只是一个起点。
  
  第二天一早,江临风调出了市通信局的封存档案,在积满灰尘的资料库深处,找到了关于“珠城广播电视传输第十九站”的卷宗。
  
  档案很薄,寥寥数页。
  
  它建于八十年代末,是为了覆盖珠北山区几个偏远的矿场和林业村而设立的。
  
  照片上,一座孤零零的铁塔矗立在光秃秃的山脊上,背景是连绵的、未经开发的原始山脉。
  
  站点在九十年代末被正式注销,理由是矿产枯竭,人口大量外迁,已无服务价值。
  
  他一页页地翻着,指尖忽然在一张泛黄的运维日志上停住了。
  
  那是注销前最后半年的记录,字迹潦草,其中一条备注引起了他的注意:“本站信号近期于夜间持续受到不明来源的强压制性干扰,频率诡异,疑似周边存在非法私人电台活动。”
  
  这条记录像一道微光,照亮了黑暗中的一角。
  
  他立刻带着这份资料找到了周志明。
  
  老周戴上花镜,凑近了那张复印件,只看了一眼,便“嘿”了一声。
  
  “第十九站……我想起来了,当年我们都叫它‘野蜂窝’。”
  
  “野蜂窝?”
  
  “对。”周志明摘下眼镜,陷入了回忆,“那地方山高皇帝远,当年除了矿工就是林场的工人,天一黑就没什么娱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山里头冒出来好多‘黑电台’。有放禁播歌曲的,有讲荤段子的,还有更邪乎的,用方言土话播报些谁也听不懂的暗语,据说是在联络赌局或者走私。官方的信号在那儿根本不好使,老是被他们盖过去。后来矿场一关,人走了,站也撤了,那些声音才算消停。没想到啊……小满这孩子,一头扎进了最深的那个老林子里,他要接上的,怕不是官方的线,而是那些断了三十年的‘地下线’。”
  
  周志明的话让江临风的心沉得更深。
  
  杨小满不是在进行一场技术怀旧,他是在踏入一个被遗忘的、规则模糊的灰色地带。
  
  那个“有人托我”的“人”,又是谁?
  
  是那些曾经的矿工,还是另有其人?
  
  要在那片三十年没有公共信号的地方,重新响起一段声音,这背后所承载的,绝不是一件小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