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期盼
第14章 期盼 (第1/2页)下课的铃声在空旷的教学楼走廊里回荡,带着一种绵长而空洞的终结感。
初三(五)班的学生们,在短暂的沉默后,像是被解除了某种束缚,瞬间爆发出巨大的喧哗。
他们互相交换着个人终端的联系方式,在彼此的校服上签下潦草的名字,用力地拥抱,大声地许下“考完试再聚”的诺言。
整个教室,都被一种混杂着兴奋、伤感与对未来不确定感的复杂情绪所笼罩。
秦峰没有参与其中。
他拿着那张薄薄的、却承载着三年青春与未来命运的准考证,独自一人走出了喧闹的教室,来到了教学楼后方一处安静的角落。
他靠在冰冷的墙壁上,低头仔细审视着手中的准考证。
准考证由一种特殊的复合材料制成,坚韧而光滑,上面用帝国标准字体,清晰地打印着所有必要的信息。
【帝国统一中等教育分流考试准考证】
【姓名:秦峰】
【学号:7351098】
【考点:启明星第十二初级中学】
【考场:B栋-7号综合测试场】
【考试时间与科目安排:】
【第一天上午(8:30-11:30):体测科目一(生命力指数检测)、体测科目二(综合身体素质测试:包含百米冲刺、拳力峰值,神经反应速度)】
【第一天下午(14:00-16:00):文化科目一(帝国综史、灵能基础)】
【第二天上午(9:00-11:00):文化科目二(帝国通用语、异族语言学基础)】
帝国的教育分流,是一套精密而严酷的筛选体系。
它不仅仅看重决定武道潜力的“生命力指数”,对文化课的要求同样严格。
体测的每一项,都会被精准地量化为分数,最终与生命力指数一同,构成决定未来的“武道分”。
而文化课的四门科目,则采用等级制评定。
所有科目的综合成绩,必须达到“A”级,才有资格让自己的“武道分”进入重点武高的录取池。
任何一环出现短板,都意味着与武道之路彻底无缘。
秦峰将准考证仔细收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
他抬头,看了一眼那片被教学楼切割得四四方方的天空。
天很蓝,一艘艘反重力车在固定的航道上无声滑行。
一切都和一个月前,他被李卫国叫去办公室谈话的那天,没有任何不同。
但对他而言,整个世界,已经焕然一新。
他转身,走下楼梯,汇入了熙熙攘攘的离校人潮。
校门口,挤满了前来接孩子的家长。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如出一辙的紧张与期盼。
秦峰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秦大海独自一人,站在一棵梧桐树的树荫下,身姿挺拔如松,那条空荡荡的左袖,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他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焦急地张望,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目光沉静地看着校门口的方向。
当秦峰走出校门时,他的目光第一时间便锁定了他。
秦峰快步走了过去。
“爸。”
“走吧。”
秦大海没有多问一句,只是自然地转身,与儿子并肩,走向远处的磁悬浮公交站。
上了公交车,秦峰将准考证拿出来,递给父亲。
秦大海接过,目光落在“考点”那一栏。
“第十二中学……离你舅舅家很近。”
他抬头,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又看了一眼身边的儿子。
“我们家过去,要换乘两次,路上得一个多小时。明天一早考试,太赶了。”
秦大海做出决定,语气不容置疑。
“今晚,去你舅舅家住。”
他说着,便抬起手腕,点开了个人终端,拨通了王明的通讯。
光幕弹出,舅舅王明那张沾着油污、略显疲惫的脸出现。背景里,依旧是震耳欲聋的金属敲击声和机械轰鸣声。
“大海?怎么了?”王明扯着嗓子喊道。
“阿明,小峰中考,考点在十二中。我们过去你那儿挤一晚。”
秦大海的声音,穿透了嘈杂的背景音,清晰地传了过去。
“来!必须来!我马上给李娟打电话,让她晚上多加几个菜!中考,这可是大事!我这就跟工头请个假,早点回去!”
“好。”
通讯挂断。
父子二人,在摇晃的车厢里,一路沉默。
……
傍晚时分,“红叶”社区。
这里比“银鸥”社区更加拥挤,楼宇之间的间距更窄,空中盘踞着更多错综复杂的能量管道和通讯线缆。
秦峰和父亲提着一些水果和营养品,走上了那栋熟悉的居民楼。
还没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嬉笑声。
王明打开了门。
他已经换下了一身油污的工装,穿上了一件干净的家居服,头发也仔细梳理过,整个人看起来精神了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