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药圃萌新绿,行囊备远游
第七章 药圃萌新绿,行囊备远游 (第1/2页)青阳城的夏末总裹着层黏腻的热,日头把石板路晒得发烫,连风都带着股焦糊味。
可凌家药圃里却清凉得很,山涧活水绕着田埂蜿蜒,水汽混着草药的清香漫开来,沾在叶尖凝成细碎的珠,风一吹就簌簌滚落。
凌尘蹲在田埂上,指尖拂过碧叶兰刚抽出的嫩芽,嫩得能掐出水来,带着点鹅黄的光晕。
他嘴角忍不住扬起——这半月来,按前世记忆改良的灌溉法果然奏效。
引山涧活水绕圃而行,水流在田边冲出浅沟,带着天然的灵气;又用草木灰混着暴晒过的兽骨粉做肥,肥力温和不烧根。
药圃里的草药像是被催着长,赤血藤的卷须爬满了竹架,连最娇贵的凝露草都多开了两朵白花,花瓣上的露珠滚来滚去,映着日头亮闪闪的。
“凌少爷,您看这赤血藤,才搭架子三天就爬了半尺!”
负责照看药圃的王老实搓着手,粗布袖口沾着泥,眼里的敬佩快溢出来。
往日他总觉得这半大孩子嫩得很,如今见他随便指点几句,说“赤血藤要顺光爬”“凝露草得早晚喷水”,草药就跟疯长似的,早已心服口服,连称呼都从“小尘”改成了“凌少爷”。
凌尘点点头,从竹篓里摸出个青瓷瓶,瓶身刻着简单的水纹:
“这是‘催生液’,掺三倍山泉水,浇在月见草根部,能让它提前半月成熟。”
他晃了晃瓶子,里面的淡绿色液体轻轻晃荡。“记住,只能用三次,多了会伤根,到时候结的籽都是瘪的。”
这催生液是他用冰灵鱼的胆汁混合紫纹草汁熬的,火候掐得极准,虽比不上修仙者用的灵液,却对凡俗草药效果显著。
王老实双手接过,指尖都在颤,赶紧揣进怀里贴肉的地方,跟捧着什么稀世珍宝。
正说着,凌啸天匆匆走来,粗布短褂的前襟沾着草屑,手里捧着个紫檀木盒,脚步带起的风都透着喜气:
“阿尘,族长爷爷送东西来了!说是给你备的宗门礼!”
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套青色劲装,布料摸着滑溜溜的,像流水过手,竟是用“冰蚕丝”织的——这料子在青阳城只有城主家的公子才穿得起,轻便透气,还能防蚊虫叮咬,最适合山路跋涉。
旁边放着个巴掌大的兽皮袋,摸着鼓鼓囊囊的,打开一看,二十块亮晶晶的下品灵石躺在里面,石面的灵气纹路在阳光下泛着淡白的光。
“这……太贵重了!”
凌啸天咋舌,手在衣襟上蹭了又蹭,不敢碰那些灵石。
下品灵石在青阳城可是硬通货,一块就能换十两黄金,二十块足够寻常人家舒舒服服过一辈子了。
“族长说,你去青岚宗不能寒碜。”
凌啸天把木盒往儿子面前推了推,眼角的笑纹挤成了花。
“还说让你在外门别受欺负,真要是有人找茬,就报凌家的名字——虽说咱们比不得大宗门,但在青阳城周边,面子还是有的。”
凌尘拿起一块灵石,入手微凉,里面蕴含的灵气让丹田的先天阴气轻轻颤动,像石子投进了静湖。
这是他重生后第一次接触灵石,前世他为了一块下品灵石,曾在妖兽山脉蹲守三天三夜,被毒蚊子叮得满身包。
他指尖摩挲着灵石的棱角,轻声道:
“替我谢族长。”
说着把灵石收入兽皮袋,又将劲装折好放回盒中。
“这衣服等去青岚宗再穿,现在穿太扎眼。”
凌啸天知道儿子向来沉稳,也不勉强,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娘在院里缝行囊呢,说要给你绣个结实的,你去看看合不合用。”
回到小院时,暮色刚漫过竹篱笆。
母亲坐在葡萄架下,昏黄的油灯悬在枝桠上,照着她鬓角新添的白发。
她手里缝着个竹编底子的行囊,粗棉布做的面,边角用兽皮包了边,针脚密密匝匝,显然费了不少心思。
见他回来,她举起行囊笑了笑,指尖还沾着点丝线头:
“你看这大小,装两套换洗衣物,再塞点干粮草药,应该够了吧?”
行囊侧面绣着个小小的“凌”字,用的是她陪嫁的红丝线,针脚虽歪歪扭扭,却透着股执拗的认真。
凌尘走过去,轻轻抱住母亲的肩膀,她后背的骨头硌得他手心发疼,却带着让人心安的温度:
“够了,娘缝的什么都好。”
母亲被他抱得一愣,随即用顶针轻轻敲了敲他的手背,声音有点发颤:
“去了宗门要听师长的话,别跟人争长短,缺钱缺药就托人捎信回来,家里……家里永远等着你。”
“我知道。”
凌尘点点头,从怀里摸出个小玉瓶,里面躺着三枚灰褐色的药丸,药香透过瓶塞隐隐飘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