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利益搏弈.铁血镇压
土地改革.利益搏弈.铁血镇压 (第1/2页)新南威尔士州的大地平铺在胡泉脚下,如一张被揉皱又竭力舒展的熟羊皮地图。目光掠过悉尼城的棱角,那些楼宇似生铁铸就的几何谜题,一直延伸到海,海风带着咸与铁锈的腥气扑上面颊。太阳悬在头顶,光如烧熔的铅水倾倒下来,却泼不进地表深处沉积百年的阴影——那是殖民者烙下的巨大枷锁,铁刺早已埋入大地的骨殖,勒得每一粒砂石都透不过气。
1850年,约翰牛将一张无形巨网狠狠撒向袋鼠国柔软的土地,绳结的名字唤作《里彭土地条例》。法令本身便如精心锻造的锁,锃亮的条文折射冰冷光芒。广袤土地被经纬刻刀切割,一律640英亩见方,如同棋盘上的死格。白纸黑字凿出两种价目:售出的方格,每英亩5先令起;待租的“皇家土地”却如明晃晃的刀口,一年至少20先令,租约只给一年喘息。殖民者与那些眼珠子里转动着算盘珠的投机商,嗅着风中腥咸的土地血气,如狼群撕咬般将大片沃土吞噬殆尽。原住民被驱赶,新来的拓荒者被挤入逼仄角落,世代匍匐为佃,脊梁被无形的重轭压弯,在尘埃中向着远方虚渺的幻光喘息爬行。
矿藏归属,尤是那根直插心脉的毒刺。约翰国的律法像覆地而下的沉重铁幕,宣判:地底深处所有沉睡或闪烁的金银铜铁,悉数归于维多利亚女王的黄金冠冕之下,土地主人只能仰望那遥远冰冷的冠冕,自身空空如也。那些来自伦敦的黄金开采许可状烫得灼手,白纸黑字刻着每月上交血汗的定额,名曰“基础建设、管理与维护”之资。原住民黝黑的脊背在矿井深处如起伏山峦,汗水滴落处价值却瞬即流干,全数倾入泰晤士河畔深不见底的金库。这掠夺赤裸而无遮拦,屈辱混合着铁锈味的愤怒,在骨髓深处沉淀凝固,如顽石压在脊骨之上,一代代人步履踉跄,无声地背负着这无期之刑。
悉尼那间不算宽敞的官厅里,壁炉残留昨夜灰烬的气息。胡泉手指骨节嶙峋如岩石凸痕,重重划过桌面一份卷宗边缘。纸页在指下颤动,卷宗微微蜷曲,仿佛那不是纸,而是刚从炉膛拨出的滚烫火炭。
“子轩,”他转向一旁,政务院使司张子轩凝神如雕像,目光落在卷宗那如刀的条文上。胡泉的声音不高,恰如钝锤敲在铁砧,每个字都闷闷砸进午后凝滞的空气,“看清了?约翰牛的这张纸,就是套在我们脖颈上等着收紧的铁圈。”他食指如凿子般点向卷宗核心,“土地在约翰牛掌中攥死,矿藏流尽成他们囊中之物。再这般抽吸下去,新南威尔士的命脉,真要流干淌尽在茫茫的海上了!”
张子轩深目低敛,缓缓颔首。那紧蹙得如同刀刻的眉峰下,并非单纯的赞许,翻涌的是更沉重如铁的隐忧。“大统领的目光,穿透的是百年的迷雾。”他开口,话语似冬日寒铁,“只是地基要立在这片积淤的土地上,”他略一停顿,像铡刀提起的瞬间,“土改这犁头要犁开的,已是冻土之下板结的铁石……更是那些肥肚油肠赖以存活的根须。那些嘴脸,吸饱了百年的血髓,一旦锹镐触动,他们反噬的獠牙绝不会迟半刻!”
“管它是花岗岩还是刀石!”胡泉骤然拔高声调,目光如烧红的铁钎,锐利无比地穿透窗户玻璃,死死钉在外界那片被烈日蒸烤得起伏的土地上。“这土地,必须犁回生我们的人手中!不是那些脑满肠肥的老爷,是翻垦的犁锉下、播种的茧掌里!”话语不再是愿景,是硬铮铮撞向无形钢索的宣告,是从土地带血的裂痕里迸出的炽烫决心。一张蓝图已在他胸中如星图般灼灼展开——约翰国那盘踞的殖民机构、巨鳄般吞噬土地财富的集团、连同那些寄生在佃农脊梁上繁衍吸吮的古老庄园——统统一刀斩断,收归国家冷硬如铁的掌中。那些围拢着村镇、适于邻里相闻而作的土地,则交付给血脉相连的乡亲们,共其所有、共其耕种。农人之家,将由此握紧一份沉甸甸的承包之权,不再是单薄飘摇的租契,而是可以传给血脉子嗣的凭信,是能世代用骨血打磨、终能捂得温热的土地脊骨。他更将在制度长河上,硬硬竖起一道铸铁闸门——土地流转自此律定,农人在法网凝视之下,可将耕耘之权,稳妥移交于那些臂膀更坚实的大户或聚拢而生的农耕实体。细碎田亩终难生养时代巨木,沃野需滋养更粗壮的根系,扎向深土,顶起未来工业的钢铁穹顶。
蓝图徐徐铺展,美得如淬火的剑刃。然蓝图铺展之处,浓稠的黑暗亦如滑腻的原油,汩汩浸漫出来,无声无息,却迅速粘连窒息着空气。土改的消息如同陨星坠入死海,瞬间激沸了整片天地。
几日之间,谣言便如毒瘴弥漫于市井巷道,攀爬渗入每一道炉灶的缝隙:
“胡泉土改?那是刨你家祖宗坟茔!掘你屋下三尺土!”
“他那手掌,连你巴掌大一片菜园都要抹平!姓胡的,根本是地底爬上来的鬼煞!”
这些流言淬着无名的毒,如同阴冷的鞭索,狠狠抽打在平民世代视若血肉的三寸命根上——那一小块用汗水浸透的薄田,那几间茅草苦撑蔽身的破屋。恐惧骤然收缩为勒紧心脏的铁丝网,深刺入肉,让每一次喘息都带着血腥的铁腥味。毒藤的细须已钻入心窍,悄然疯长。
暗室里,更沉的漩涡在急遽凝结。悉尼城里隐秘的厅堂之内,殖民地的约翰牛官员、那些世代骑在佃户肩上吸髓敲骨的土地巨富、深藏矿井脉络中的矿业寡头,如同闻到腐肉气息的秃鹫汇聚一处。烛光在古老生锈的烛台上猛烈跳动,将他们焦灼扭曲的侧影放大、扑打在剥落的墙壁上,如同鬼魅剧的恐怖剪影。牙齿摩擦出刺耳声响:
“不能再等!心肠比刀刃还要冷!你当那是缝纫的针线?刀头快,才有活路!”炸雷般的声音吼出。
被这吼声砸得身躯一震的年轻士兵,只觉手中那支笨重的前装式煫发步枪猛地一沉,枪托狠狠撞在肩窝,刺刀差点从汗湿的掌中滑脱。尘埃被惊起,瞬间糊住他的口鼻。
“枪就是命!”
王铁锤一步踏前,青筋虬结的手如一道寒光铁箍骤然锁紧新兵小臂。骨骼几乎发出**。
“记住我这把力气!”他喉咙里滚动的是砂石摩擦的吼音,指力加劲,似要将血肉拧进骨缝里,“上了阵,不是靠嘴皮子!活命的道,就在这身皮肉骨头里磨出来!捏不住枪的人,跟尸体何异?!”
练兵场深褐的沙土已被连绵的汗渍与鞋印搅成泥潭。烈日无遮拦地鞭打着大地,热浪扭曲视线。新兵的手臂在他巨掌的钳制下筛糠般抖索。但王铁锤双眼深处燃着的并非怒焰,而是奇异而专注的冷光——如同铁匠熔炉中反复锤打、淬火、审视着的铁胚。战争这个巨大熔炉,正用最无情的方式为每一寸骨骼淬火锻打。
热浪最盛的午后,他命人拖来几辆破败不堪的马车板、鼓囊囊的沙包麻袋,在操练场中央东倒西歪地堆叠成临时巷战的粗陋轮廓。王铁锤面部的轮廓如石崖般坚硬,声线没有丝毫起伏:“睁大眼珠子看清楚!战场之上,生死只在毫发间!永远甭想着哪个角落会安全!这些烂木头、沙包墙后面——”他粗糙的手指如刀锋点过,“每个破隙后面,藏的都可能是一颗索命的枪子儿!你的眼睛必须提前钻过去,枪口必须抢先扎到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