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丝路初逢(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38章 丝路初逢(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2/2页)路过一家宝石店时,他驻足片刻,为高美玲挑了一条设计简约大方的蓝宝石镶银手链,小姑娘帮了家里不少忙,该有点像样的礼物。
东西买得七七八八,两人提着大包小包返回东方酒店。
穿过大堂时,陈秉文的目光无意间扫过大堂一侧相对僻静的角落。
那里,一个不太起眼的店面吸引了他的注意。
店招是典雅的中文书法:“锦泰丝绸”。
透过明亮的玻璃橱窗,可以看到里面陈列的并非寻常的旅游纪念品,而是一匹匹色泽温润、纹理细腻的丝绸。
“丝绸店?”方文山也注意到了,“开在这种地方,面向的恐怕是高端住客和外宾,价格不菲。”
陈秉文的目光却停留在了那匾额上。
“锦泰丝绸......”他低声念着,“在曼谷开这样一家纯粹中式风格的丝绸店,老板要么痴迷传统文化,要么......”
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是华人,或者华裔。”
“方会计师,进去看看?”陈秉文抬步走了过去。
推开那扇沉实的木门,门框上悬挂的铜铃发出清脆悠扬的“叮铃”声。
一个穿着改良旗袍、气质温婉的中年妇人正细心地整理着货架。
见到客人进来,她抬起头,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微笑,问候道:“萨瓦迪卡。”
陈秉文微微颔首,目光在那些丝绸上流连,用中文回应道:“您好。这些丝绸......很特别,不像本地常见的风格。”
听到纯正的中文,妇人立刻切换成同样流利的普通话:“先生好眼力。
我们锦泰的丝绸,原料是精选的泰北桑蚕丝,但织造工艺和设计,承袭的是祖辈从潮州带过来的老手艺。”
“潮州?”陈秉文心中一动,潮汕商帮在东南亚势力庞大,影响力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
他拿起一匹手感异常柔滑细腻的素绉缎,对着灯光看去,光泽如流水般温润。
“好料子。这工艺,没有多年沉淀做不出来。”
“先生是行家。”妇人笑容更深了些,“家祖早年是潮州府城的织工,后来下南洋,在清迈落脚,这手艺就一代代传下来了。
可惜现在年轻人愿意学的少了......”
她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
就在这时,店门再次被推开。
一个穿着剪裁合体的西装、身形挺拔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
他约莫二十七八岁,面容英俊。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还牵着一个约莫十一二岁的小姑娘。
小姑娘穿着漂亮的碎花连衣裙,眉眼弯弯,皮肤白皙,像精致的瓷娃娃。
“妈,我和盈拉回来了。”年轻男子用泰语对妇人说道,声音温和。
“信,回来啦。”中年妇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变得无比温暖,“盈拉,累不累?”
“不累,妈妈!哥哥带我吃了好好吃的椰子冰淇淋!”小姑娘盈拉的声音清脆悦耳,眼神灵动地看向陈秉文和方文山这两个陌生人。
被称为“信”的年轻男子这时也注意到了店内的两位客人。
他的目光在陈秉文身上停留了片刻,带着职业性的审视,但很快便化为礼貌的点头致意,同样用泰语问候:“萨瓦迪卡不。”
陈秉文放下手中的丝绸,微笑着用中文回应:“您好。令堂的丝绸,令人叹为观止。”
信听到陈秉文流利的中文,眼中掠过一丝惊讶,随即用泰语说道:“谢谢。
家母的手艺,是锦泰的根基。”他似乎不太习惯在陌生人面前多言,但态度并不倨傲。
从翻译口中听明白信说话的内容,陈秉文主动伸出手:“敝姓陈,陈秉文,来自香港。
这位是我的同事,方文山先生。”
信稍顿了一下,随即自然地伸出手与陈秉文握了握:“幸会。塔信·西那瓦。
这是我的妹妹,盈拉。”
他介绍了自己和妹妹。
听到这两个名字,在结合信的容貌,陈秉文瞬间知道眼前这对兄妹的身份。
正是未来将深刻影响泰国政坛的西那瓦家族兄妹!
此刻的塔信,显然还在警界任职,那份干练正是警界打磨出的气质。
“西那瓦先生。”陈秉文从善如流地换了尊称,目光转向正偷偷打量他的小盈拉,温和地笑了笑,“盈拉小姐很可爱。”
小盈拉听到夸赞,有些害羞地往哥哥身后躲了躲,但大眼睛里满是笑意。
“陈先生过奖了。”塔信客气了一句,随即似乎不想过多寒暄,对母亲说,“妈,我带盈拉回来放点东西,待会儿还要回局里。”
他提到“局里”,更是印证了陈秉文的判断。
“好,工作要紧。”塔信母亲慈爱地点头。
陈秉文知道不宜多作打扰,但他不想错过这个建立初步联系的机会。
他拿起刚才那匹素绉缎,对塔信母亲说:“老板娘,这匹素绉缎,还有那幅淡青色香云纱,麻烦帮我包起来。”
塔信母亲有些意外,这两匹都是店里的高端料子,价格不菲。
“陈先生好眼光,这都是我们今年的精品。
您太太一定很有品味。”她一边熟练地取料子,一边笑着恭维。
陈秉文坦然一笑:“是送给我母亲的。她操劳半生,该用点好东西。”
他付了款,接过包装精美的丝绸,又看了一眼旁边安静等待的塔信和盈拉,心中已有了计较。
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张简洁的名片,上面只有“陈秉文”三个中文楷体和香港的一个电话号码,递给塔信:“西那瓦先生,初次见面,冒昧了。
这是我的名片。
我在港岛经营食品生意,偶尔也做些投资。
锦泰的丝绸令人印象深刻,若有缘再见,希望能有机会多交流。”
塔信接过这张极其简单的名片,略一沉吟,也从西装内袋取出一张名片,递给陈秉文:“陈先生客气了。
这是我的名片,来日方长,有机会多交流。”
名片上印着塔信的全名和职务:曼谷大都会警察局副局长。
职位虽不算顶尖,但在曼谷警界已是实权中层,前途无量。
陈秉文郑重收好:“原来是西那瓦局长,失敬。”
他明白,这张名片的价值,远非一次购物所能衡量。
这或许是一条通向未来泰国政商高层的隐秘小径。
“职责所在。”塔信微微颔首,似乎对这个头衔习以为常。
他转向母亲和妹妹:“妈,盈拉,我先走了。”
又对陈秉文和方文山点头致意:“陈先生,方先生,再会。”
看着塔信的身影消失在店门外,陈秉文心中波澜微动。
谁能想到,这位年轻的警察局长,未来会执掌一国之政?
而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盈拉,未来亦将走上同样的巅峰之路?
历史的风云际会,有时就始于这样一次不经意的邂逅。
“陈先生,您还要看看别的吗?”塔信母亲的声音将陈秉文的思绪拉回。
“暂时不用了,老板娘。
您的丝绸很好,下次有机会再来。”陈秉文微笑着告辞,与方文山离开了锦泰丝绸店。
回房间的路上,方文山忍不住低声道:“陈生,那位西那瓦局长......气度不凡啊。
您这名片递得妙。
泰国这个国家,家族势力随处可见,认识这位西那瓦局长,也能让我们在警察系统建立一些人脉。”
方文山见到陈秉文刚才主动递名片,再到后面知道塔信是警察局副局长,误以为陈秉文是为了建立人脉。
陈秉文摩挲着手中光滑的丝绸包装,笑道:“方会计师,这就是一步闲棋,种子先埋下就好。”
说完,他看了看时间:“走吧,回房收拾一下。港岛,还有一摊子事等着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