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断电那晚,谁在数星星
第134章 断电那晚,谁在数星星 (第2/2页)张姐系着蓝白条纹围裙,身后跟着两个抱着保温桶的家属,盖子没盖严,鸡汤的香气混着机油味直往人鼻子里钻,热腾腾的蒸汽扑在脸上,带着家的暖意。
她踮脚指着闪烁红灯的屏幕,指甲盖沾着点没擦净的碘伏,微微泛黄。
“这个红灯,是不是危险?”
值班电工小张擦了擦额头的汗,汗珠顺着太阳穴滑下,留下一道湿痕。
他认得张姐——上次医院断电时,这女人抱着新生儿在走廊跑了三趟,脚步声在空荡的夜里回响,像在跟死神赛跑。
“张护士长,这是预警,系统已经自动切到备用电源了。”他指着另一个屏幕,指尖带着机油的黑渍,“您看,现在电压稳得很,比您给孩子测体温还准。”
张姐笑了,眼角的细纹堆成朵花,笑声清亮,撞在铁皮墙上又弹回来。
她伸手碰了碰屏幕边缘,又赶紧缩回,像怕碰坏什么宝贝:“比我们护士查房还勤快。”
肖锋站在门外,听着里面的笑声,掌心贴着门框,铁皮的凉意顺着指尖蔓延。
苏绾不知何时凑过来,身上带着淡淡的咖啡香,还有一丝没散尽的晨风。
“张姐的笔记本,今天没塞在围裙里。”她轻声说。
肖锋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张姐的围裙口袋瘪瘪的,取而代之的是别在胸前的工作牌,金属牌面闪着光,映出她挺直的脊背。
“以后每周三下午三点,让张姐带家属来检查。”他说,“技术救人,得让救人的人先信。”
下午四点的阳光斜斜切进办公室,周涛的白衬衫被晒得发亮,肩头一片汗渍晕开,像地图上的未知区域。
他把《断电溯源系统白皮书》放在肖锋桌上,封皮烫金的三个名字——肖锋、赵工、周涛——在光下泛着暖黄,指尖抚过时,能感受到细微的凹凸。
“老魏刚才打电话了。”他低头盯着自己的鞋尖,声音低得几乎被阳光吞没,“说我再不回头,就让我在这行混不下去。”
肖锋合上文件,封皮压出轻微的“咔嗒”声,像一声轻叹。
“你签名字的时候,想过回头吗?”
周涛抬头,眼里有光在晃,像数据流在黑暗中突然亮起。
他摸出兜里的工牌,金属边角在掌心硌出红印——那是父亲塞给他的,说“技术人要硬气,但得活着硬”。
那句话,他曾在无数个加班的夜里默念。
“不是回头。”他说,“是往前走。我只是……想做个有用的技术员。”
肖锋笑了,伸手拍了拍他的肩。
掌心传来真实的重量,周涛的肩很沉,像块压了二十年的石头,终于松了松。
傍晚的雨停得突然,月光从窗缝里挤进来,落在肖锋摊开的账册上,纸页泛着冷银,墨迹未干处微微反光。
那是一本从档案室翻出的残页,2018年到2022年的电力维保记录,“个人代收”的字样被红笔圈了七遍,每一道都像一道伤疤。
他提笔在空白处写:“困住旧规矩的,从来不是一个人;打破它的,也从来不止一把剑。”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像风吹过麦田。
电话响的时候,他正盯着墨迹晾干。
铃声在寂静中炸开,震得窗缝里的风都停了一瞬。
赵伯的大嗓门裹着孩子的欢呼涌出来:“小锋!小阳的作文上镇公众号了!镇长亲自点赞,说要给孩子发奖状!”
“肖叔叔!”小阳的声音像只小喜鹊,清脆得能穿透雨后的湿气,“我爸说你是英雄!”
肖锋望着窗外的月亮,那光像极了那晚停电时,新生儿科病房里,家长们举着手机给孩子数星星的光——微弱,却连成一片,照亮了黑暗的缝隙。
“我不是英雄。”他轻声说,“我是……学会怎么跟坏人讲道理的人。”
月光漫过桌角的《孙子兵法》,赵伯夹的纸条还在,墨迹被雨水晕开的地方,真的开出了花,像命运悄悄画下的注脚。
清晨六点的镇政府办公室空着。
肖锋的茶杯还在老位置,杯底压着张便签,字迹清瘦:“去变电站。”
窗外的麻雀扑棱棱飞过,撞响了窗台上的绿萝。
风掀起便签一角,露出下面半行字——“该和有些人,讲讲新规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