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格子衫的小心思
第133章 格子衫的小心思 (第2/2页)苏绾扫过全场,目光在赵工脸上顿了顿——这位央企负责人正慢条斯理翻着模型报告,嘴角勾着点若有若无的笑,金丝眼镜后的眼神像在看一场预演已久的棋局。
“周副总昨天还在配电房测数据,”苏绾点开下一页,是周涛凌晨三点发她的线路负载图,“他说这模型能精确到每个操作手柄的电流波动。老陈,你说这算不算你们自己人?”
老陈张了张嘴,没发出声。
魏科长的茶杯“当啷”掉在地上,瓷片溅到苏绾脚边,她低头看了一眼,鞋尖沾了点茶渍,像一滴凝固的血。
赵工这时合上报告,指节敲了敲桌面:“苏局长的方案,我们总部很感兴趣。”他推了推金丝眼镜,“毕竟——”目光扫过老陈僵硬的脸,“谁也不想再看见新生儿科断电。”
中午的镇政府食堂飘着白菜炖豆腐的香气,热气裹着豆腥味扑在脸上,肖锋端着饭盒刚走到门口,就被张姐堵住。
她围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围裙,手里攥着皱巴巴的笔记本,指尖因用力泛白,“肖书记,我代表家长委员会,要求每周参加一次电网安全检查。”声音比上次在医院时稳了,尾音却还带着颤,像一根绷到极限的电线。
肖锋把饭盒放在窗台上,雨过天晴的光漏进来,照见张姐眼角的细纹,也映出她围裙上几处洗不掉的油渍。
“您不是添乱。”他拉过条木凳,木料粗糙,磨得手心发痒,“上周小乐乐发烧那夜,您在护士站守了整宿,我都知道。”
张姐的眼眶突然红了,手指绞着围裙角,布料发出细微的摩擦声,“我信不过口头承诺,得亲眼看着他们修线路。”
“下周开始,您带两个家属来。”肖锋从兜里摸出工作证,在背面写了串数字,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声,“这是配电房的门禁密码,您让他们进来看实时数据。”
张姐的手指抖着接过,指甲盖泛着白,像冻僵的月牙:“您这是……”
“赋权。”肖锋笑了,声音轻却稳,“群众监督比纪委问责更能持久震慑,对吗?”
张姐走时,围裙口袋里的笔记本露出半截,封皮上“安全检查记录”几个字写得方方正正,墨迹深得像刻进去的。
她在门口停了停,回头说:“您说话算话,我就替您说公道话。”话音没落,食堂里飘来饭香,她的影子被阳光拉得老长,像株扎进土里的树。
下午两点,周涛蹲在镇政府档案室的旧木凳上,手里的放大镜在档案页上移动,镜片边缘沾着一点指纹油光。
他翻到2018年的电力维保记录,突然停住——付款方是“宏发电力科技”,收款方账户却写着“个人代收”。
连续五年,每年三百万,备注都是“线路巡检费”。
“啪”,手机闪光灯亮起,周涛拍下照片,手指悬在发送键上犹豫两秒,还是点了发送。
肖锋的回复来得很快:“明天赵工来验收方案,你敢不敢当面提这个?”
档案室的吊扇“吱呀”转着,铁链晃动,投下的光影在墙上摇晃,像一只不安分的眼。
周涛望着屏幕上的字,喉结动了动,喉间干涩,像吞了把沙。
他摸出兜里的工牌,金属边角硌着掌心——那是他刚入职时父亲塞给他的,说“技术人要硬气,但也得活着硬”。
“敢。”他回完消息,又补了句,“但我得留个后手。”
屏幕亮起肖锋的语音,他点开,里面只有句“我等你”,背景音是翻书声,像片稳稳的海。
傍晚的镇政府办公室飘着墨香,肖锋在笔记本上写下新一页标题:“坏人不怕查,怕的是好人开始查他们的账。”窗外又飘起细雨,他望着玻璃上的水痕,水珠滑落的轨迹像一道未解的方程。
他拨通赵伯的电话。
“赵伯,小阳最近作文写得怎么样?”
电话那头传来孩子的欢呼,“肖叔叔!我写了《会亮的灯》,说您修好了医院的电!”
肖锋笑了,“能不能投稿到镇公众号?让全镇的小朋友都看看?”
赵伯的笑声带着烟味:“行啊,他正愁没人夸呢。”
肖锋挂断电话,望着窗台上的《孙子兵法》——赵伯夹的纸条还在,墨迹被雨水晕开,像朵要开未开的花。
夜渐深时,周涛的消息弹出来:“溯源系统的测试版好了,明天六点能上线。”
肖锋望着手机屏幕,雨丝打在玻璃上,模糊了时间。
他关掉灯,黑暗里,配电房方向有微光闪过——是周涛还在调试设备。
明天会怎样?
肖锋不知道。
但他知道,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新生儿科病房时,那些藏在暗处的手,该睡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