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6 明王辩才
0236 明王辩才 (第2/2页)话音未落,便听鸠摩智的声音朗朗响起:“呵呵,你借利他心修行,自甘卑微,以降伏傲慢之心,又以旁人需求而贵,以求无我之境,这可不算什么高明法门。”
说话间和萧远山、段誉、慕容复等人一起走了上来,至于萧峰,却是念着和玄苦的师徒之情,守在一楼,不许旁人趁乱偷取少林藏书。
老僧惊奇的看了一眼鸠摩智,摇头道:“法无高下,适者自珍,老僧天性愚鲁,四十三年前,得灵门禅师点化,传以此法,四十三年日行不辍,渐觉身心同净,可见此法便是老僧之上法。”
段誉亦道:“不错,《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摄颂》记载,佛陀曾在祇园精舍亲自执帚清扫,并阐释扫地五德,乃是自除心垢、亦除他垢、除去憍慢、调伏其心、增长功德。可见此法乃佛陀亲传法门,岂能谓之不高明?”
老僧连连点头,看向段誉的眼神顿时流露出一丝亲切。
毗奈耶三字,乃是佛教术语,又称毗尼、调伏,为佛教三藏中规范僧团行为的律藏。
段誉所说《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乃唐朝高僧所译,属于规定戒律的典籍。
《杂事摄颂》,便是种种杂事的相关规矩,细到灯笼怎么放、澡怎么洗、纽扣怎么系,都有明确的要求。
段誉本有书呆之性,呆性一发,敌友不辨、道理第一。
气得鸠摩智瞪起眼看他,大声道:“段公子,你既读过《毗奈耶》,岂不知其注疏特地指出,修持五德切记避免三大过失,第一急于求成,此为功利心,第二敷衍了事,此为懈怠心,第三分别净秽,此为执着心。”
他看向老僧冷笑道:“这位大师把扫地四十三年记得清清楚楚,此为急于求成,可见功利心,又说童姥问他往年身份,如同把扫去尘埃复又吹回,此为分别净秽,可见执着心,呵呵,大师把急于求成说成日行不辍,又虑尘埃复回白白做工,这便是敷衍了事的懈怠心,三大过失尽数犯下,便是再扫四百三十年地,怕也难得真正清净!”
老僧周身一震,定睛看向鸠摩智,姜明哲眉飞色舞,这才见识到人家鸠摩智佛法精通、辩才无碍的真正面目。
连忙道:“这位乃是吐蕃国师,大雪山大轮明王鸠摩智。”
老僧缓缓点头,看向慕容博,低声道:“原来慕容居士所录七十二绝技副本,竟是传给了这位大轮明王。”
慕容博自众人上楼,便侧身于姜明哲身后,老和尚这句话出口,众人都顺着他眼神看来。
此时慕容博已然洗去了易容,鸠摩智眨了眨眼,狂喜道:“慕容先生,你竟还在人世……”
话音未落,慕容复快步抢到身前,惊道:“爹,原来你、你没有死!”说话间跪到面前,满面惊喜之色。
慕容博冲着鸠摩智抱拳道:“愚兄当年因有不得已之事,只能假死脱身,不料明王云天高义,念念不忘,竟真的去大理天龙寺取剑谱祭我坟前,我慕容博这一生,总算交下了你这个真正的好兄弟。”
鸠摩智大笑道:“和先生结交,乃是我平生第二快事。至于第一快事,便是先生如今尚在人世!”
两人相对大笑一回,慕容博伸手摸了摸慕容复的脑袋,欣慰道:“好孩子,你比我强。明哲贤侄替你定的计策,为父已知,大燕中兴之祖,舍我儿其谁?”
他当年装死时,慕容复还只少年,而在之前,慕容博满世界游走,也没怎么关心看顾过他,偶尔回来考校武功,也多是厉声指摘不足,因此慕容复心中甚是怕这父亲,此刻听他柔声赞许,不由放声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