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兆惠困守黑水营三月,能挖井取水、煮弩为粮,才是真勇
第320章 兆惠困守黑水营三月,能挖井取水、煮弩为粮,才是真勇 (第2/2页)“若秦武王能懂此意,岂不以力兴农、以智修渠?秦业何忧不昌!”
他忆起上月奉旨校阅孙子兵法,陛下在“上兵伐谋”处批朱三行,此刻方彻悟其中深意。
乾隆提笔写下“器以载道”四字,笔势圆润而劲透。
“命武英殿编御批通鉴辑览,添注一语——‘帝王之勇,在驭臣,不在驭鼎。’”
他敲案上西域图志,目光深远:
“令后人知朕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仰赖将帅谋略,不凭一己之勇。”
忽有太监传报,英吉利使团贡来新式天文镜。
乾隆含笑:“西人巧思无穷,比起举鼎的蛮力,朕倒更想看那镜能望多远之星。”
提起祖父康熙擒鳌拜、平三藩之事,他轻声道:
“祖宗言‘智胜力者久’,真乃千古至理。”
和珅捧镜上前,镜筒珐琅彩流光溢彩。
“陛下继承圣祖之智,开疆拓境,秦武王之勇,何足挂齿。”
乾隆举镜望云,天际流云似近在咫尺。
“不可尽责于他。”
“那一世的眼界,不过止于九鼎。”
“岂知天下之重,在典籍之中,在黎庶之腹,在万里西疆。”
天幕渐淡,洛阳龙文赤鼎重归尘烟。
西洋楼披上暮金,乾隆摩挲镜身,道:
“命人画下那鼎,悬于阿哥书房,让他们明白——沉重的未必贵,轻巧的方能托天下。”
和珅应诺,见案上御批通鉴辑览插图处:“帝王之勇,在驭臣,不在驭鼎”十一字朱批耀眼生辉。
夜风起,宫灯摇曳,光影斑驳。
乾隆立于廊前,凝望灯火,心有所悟:祖父所谓“智胜力者久”,意在教后人——
能被历史铭记的帝王,从非臂力之雄,而是智识之深。
无论九鼎,抑或圆明园,不过史册脚注。真能永恒的,是清醒的远见与治世的智慧。
……
现代!
李阳缓缓推窗,夜风卷起衣袂,猎猎作响。
方才那些帝王的神色仍在脑海盘旋——
嬴政怒砸酒樽的清脆未散,刘邦丢下梅核的轻响犹在。
他望向渐淡的时空幻影,胸口起伏,久久不能平复。
嬴政的怒火似雷霆欲裂,恨臣下不忠;
刘邦的笑意带着草莽的洞察,看穿权势虚浮;
刘彻目光如剑,指向修道荒政的愚昧;
刘备的叹息则如山长水远,念念“水能载舟”之理。
或铁腕治世、欲控天下之变;或以史为鉴,警世诤言。
然千载之后,权势的剧本仍循环如梦——那高坐龙椅者,看似掌控众生,终被命运反噬。
李阳指尖摩挲衣袖,那些细微的褶痕——
是方才紧握拳心留下的印迹,就在此刻,脑海中忽传来系统提示声:
【秦始皇情绪值+1600!】
【汉高祖情绪值+1400!】
【汉武帝情绪值+1350!】
【蜀汉昭烈帝情绪值+1250!】
【唐太宗情绪值+1400!】
一连串提示接连闪烁,数值如繁星闪烁在意识深处。
紧接着,一条新的提示弹出:
【恭喜宿主获得现金奖励:¥2600000!!】
李阳怔了片刻,随后露出了笑容。